《财务管理原理(第2版)/高等院校会计与财务系列精品规划教材》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加深扩大的形势下编写的,编者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将财务管理的理论阐述清楚,并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前沿问题反映出来,结合经典案例将课程内容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财务管理原理(第2版)/高等院校会计与财务系列精品规划教材》内容充实、案例丰富,既有对理论的深入探讨,也有对实务操作的清晰讲解。
《财务管理原理(第2版)/高等院校会计与财务系列精品规划教材》适用于大专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及专科生,也可作为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财务管理基础课教材以及MBA教学用教材。
本书第1版在2009年出版,时间过去4年,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体现在次贷危机后的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引发的中国中小企业财务困难上,也体现在政府为稳增长所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上,这些经济政策为企业融资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创新基础。本书就是在吸收这些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而成的。总体来说,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引用新案例和新材料,使读者能将教学内容和最新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读者理解教学内容。
(2)根据我国财经法规变更和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改进,修订部分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力图使本教材的内容与时俱进。
(3)根据我们在教学中的经验,对一些难以理解的表述和例题进行修正。
本次修订得到财务管理系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选定本书第1版作为教材的老师,提出了各种修订建议。本书的修订过程中,硕士研究生何玉霞和朱桂云分别参与了第7章和第8章的修订,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缪永合主任和陈竹瑶老师为本次修订提供了大力支持,还有其他老师在我们与出版社、读者之间做了大量联系工作。没有他们,本书难以出版,在此我们全体编写人员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概论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借道华晨与其平起平坐造车,五粮液进军汽车业
1.1 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1.1.1 财务管理管什么
1.1.2 什么是财务管理
1.1.3 财务管理怎么管
1.2 财务管理发展概况
1.2.1 西方国家财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2.2 当代中国财务管理的发展
1.3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1.3.1 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结构
1.3.2 财务管理目标
1.3.3 财务假设
1.3.4 财务管理的原则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财务管理的环境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海普瑞的造富传奇
2.1 企业组织形式
2.1.1 独资企业
2.1.2 合伙企业
2.1.3 公司制企业
2.1.4 企业集团
2.1.5 战略联盟
2.2 金融市场
2.2.1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2.2.2 金融市场的分类
2.2.3 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行为
2.2.4 金融机构
2.3 利息率和税收
2.3.1 利率的种类
2.3.2 利率的影响因素
2.3.3 税收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财务管理基本观念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创业板的三高问题和上市选择问题
3.1 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3.1.1 货币时间价值概述
3.1.2 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3.1.3 年金的终值与现值计算
3.1.4 一年内多次计息的问题
3.2 风险价值观念
3.2.1 风险的概念及衡量
3.2.2 风险的分类
3.2.3 组合投资的收益和风险计算
3.2.4 系统风险的衡量
3.2.5 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证券投资原理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禽流感和股票市场
4.1 证券估价基本概念
4.1.1 证券及其种类
4.1.2 证券投资的目的
4.1.3 证券投资中几种价值的概念
4.2 债权证券投资
4.2.1 债券内在价值的估计
4.2.2 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4.3 权益证券投资
4.3.1 优先股的估价和投资收益率计算
4.3.2 普通股的估价和投资收益率计算
4.4 混合证券和其他证券投资
4.4.1 可转换债券
4.4.2 认股权证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财务分析原理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弹壳统计和财务分析的启示
5.1 财务分析概述
5.1.1 财务分析的目的
5.1.2 财务分析的方法
5.1.3 财务分析的步骤
5.1.4 财务分析的基础
5.2 基本财务能力分析
5.2.1 偿债能力分析
5.2.2 营运能力分析
5.2.3 盈利能力分析
5.2.4 发展能力分析
5.2.5 关于基本财务能力评价的注意事项
5.3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5.3.1 杜邦分析法
5.3.2 沃尔比重评分法
5.4 业绩评价基本理论
5.4.1 标杆瞄准和业绩标准矩阵
5.4.2 企业价值创造与EVA指标
5.4.3 平衡计分卡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项目投资原理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兴盛公司的项目投资问题
6.1 项目投资决策概述
6.1.1 决策与投资决策
6.1.2 项目投资决策的概念与要素
6.1.3 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
6.1.4 项目投资决策的一般程序
6.2 项目投资决策基本评价方法
6.2.1 现金流量: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基础的确定
6.2.2 项目投资决策基本评价的非贴现现金流量方法
6.2.3 项目投资决策基本评价的贴现现金流量方法
6.2.4 项目投资决策基本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筹资原理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太子奶,李途纯
7.1 基本筹资方式
7.1.1 吸收直接投资
7.1.2 发行股票
7.1.3 发行债券
7.1.4 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
7.1.5 融资租赁
7.1.6 商业信用
7.1.7 可转换债券
7.2 资本成本
7.2.1 资金成本的概念
7.2.2 估测资金成本的一般公式
7.2.3 资金成本的作用
7.2.4 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因素
7.2.5 运用资金成本进行财务决策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7.2.6 个别资金成本
7.2.7 综合资金成本
7.2.8 边际资金成本
7.3 杠杆原理
7.3.1 成本按习性的分类
7.3.2 经营杠杆
7.3.3 财务杠杆
7.3.4 复合杠杆
7.4 资本结构
7.4.1 资本结构的基本含义
7.4.2 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意义
7.4.3 最佳资本结构决策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营运资本管理原理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供应链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8.1 营运资本管理概述
8.1.1 营运资本及其周转
8.1.2 营运资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8.1.3 营运资本管理原则
8.1.4 营运资本管理政策
8.2 现金管理
8.2.1 现金管理模型
8.2.2 现金管理方法
8.3 应收账款管理
8.3.1 信用政策控制变量
8.3.2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8.4 存货管理
8.4.1 基本经济批量模型
8.4.2 订货点的确定
8.4.3 存货的陆续供应和使用
8.5 短期融资
8.5.1 自然融资
8.5.2 协议融资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长期筹资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江西赛维为什么会陷入财务困境
9.1 股票筹资
9.1.1 发行股票的条件
9.1.2 股票发行的程序
9.1.3 股票发行与销售方式
9.1.4 股票发行价格
9.1.5 股票上市
9.1.6 普通股筹资
9.1.7 优先股筹资
9.2 债券筹资
9.2.1 债券基本要素
9.2.2 债券契约中的常见条款
9.2.3 债券的种类
9.2.4 发行债券的条件
9.2.5 发行债券的程序
9.2.6 债券的发行价格
9.2.7 债券的信用评级
9.2.8 债券上市
9.2.9 债券筹资评价
9.3 其他筹资方式
9.3.1 吸收直接投资
9.3.2 留存收益
9.3.3 认股权证
9.3.4 租赁融资
9.3.5 可转换债券融资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 利润分配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宝钢和马钢1999~2011年股利及收益情况表
10.1 利润分配的程序和原则
10.1.1 利润分配的程序
10.1.2 利润分配的原则
10.2 股利支付的方式与程序
10.2.1 股利支付方式
10.2.2 股票回购
10.2.3 股票分割
10.2.4 股利支付程序
10.3 股利政策的类型与选择
10.3.1 股利分配政策的基本理论
10.3.2 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10.3.3 股利政策的类型与选择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财务管理其他专题基本原理
本章学习要点
课前阅读材料 雀巢收购徐福记获批,糖果业步入寡头割据时代
11.1 企业合并
11.1.1 企业合并的动机与形式
11.1.2 企业合并的价值评估与支付方式
11.1.3 企业合并的融资渠道
11.2 国际财务管理
11.2.1 国际财务管理环境
11.2.2 国际财务管理的内容
11.3 资本运营
11.3.1 资本与资本运营的概念
11.3.2 资本运营的内容
11.3.3 资本运营的形式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案例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复利终值系数表
附录B 复利现值系数表
附录C 年金终值系数表
附录D 年金现值系数表
附录E 正态分布曲线的面积
2.利改税制度
所谓利改税,是将国有企业财政缴款中的上缴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种改革。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中所形成的利润要全部上交国家。由于缺乏对企业和员工的激励,员工对企业经营效益缺乏关注,企业则吃国家的“大锅饭”。1983年在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以后,中央政府的改革方针要求国有企业从过多的行政干预中摆脱出来,成为自主生产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资产所有权仍归国家,但企业拥有长期使用权。国家在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时,放弃以资产权力为依据的利润上交方式,改为以政治权力为依据的缴纳所得税方式,借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克服大锅饭的弊端,促进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建立,并为财政体制的改革准备必要的条件。为此,1983年进行了国有企业利改税第一步改革,之后,又于1984年进行了第二步改革。第一步“利改税”办法规定,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征收55%的所得税。税后利润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递增包干、固定比例上交,征收调节税、定额上交等办法。1984年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缴纳了550,/0的所得税后的利润统一开征调节税,设想把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完全作为税收关系固定下来。国务院于1984年9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对第二步“利改税”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
尽管利改税的理论观点存在某些不妥之处,但对于在税收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破除非税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单一税制向复税制过渡,促成工商税收制度的全面改革,以税收法律形式调整并固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等,都有一定的意义。
利改税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有积极的影响,它提出了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和留存的问题,使企业积极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留存收益,扩大企业规模。
3.“拨改贷”
“拨改贷”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补充资本金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解决,企业利润全部上缴财政。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为了提高固有资金使用效率,将原来的财政直接拨款方式改为通过银行转贷给企业使用的方式。后来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将“拨改贷”资金直接转为国有企业资本金的政策。
“拨改贷”对国有企业筹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拨改贷”前,企业只要有资金需求,就向国家伸手,国家下拨资金后,由企业无偿使用,由此造成许多企业为上规模、上项目拼命向国家要钱,既造成资金浪费,又降低了投资项目的效率。“拨改贷”后,由于银行贷款的约束力,企业在筹资时既要认真考虑资本成本,又要考虑偿还压力,因此就必须充分考虑投资项目的回收和效益,这大大改进了企业的筹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