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艺术、审美与修养》分为上篇与下篇两大部分。上篇共3章,主要从理论上阐述文学艺术、音乐艺术以及其他艺术形式对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形成的意义与作用,旨在让同学们知道,艺术作品为什么能够影响人的心灵并塑造人?艺术作品是怎样影响人的心灵并塑造人的?
下篇共6章,主要阐述影响我们学习、工作、生活与人生幸福的艺术的做事做人的方式与方法。这些内容体现了“艺术”的实用性和日常生活中“艺术”的可操作性,在实用与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它们将更容易影响个人的内涵、气质与修养。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艺术、审美与修养》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各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自学参考用书。
前言
导论
一、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概念与释义
三、艺术审美的基本特征
四、具有审美意识,才能进行审美发现
五、用审美意识来观照世界,审美对象无处不在
六、具备了审美意识,就能自由地进行审美体验
思考题
上篇
第一章 文学艺术与审美
一、审美的要义及其实现的条件
二、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
三、文学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四、创造性阅读与理解赋予作品艺术生命与价值
五、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实现对读者的熏陶
六、作品赏析《再别康桥》
思考题
第二章 音乐艺术的鉴赏与审美
一、音乐欣赏的特点
二、学会欣赏
三、从欣赏到鉴赏,最终实现审美体验
四、音乐欣赏的审美升华
五、如何欣赏歌曲
六、纯音乐作品赏析
思考题
第三章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审美
一、“艺术作品”必备的内涵
二、艺术作品的审美功能
三、艺术作品对情操的陶冶
四、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思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