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研究:以云南为例》构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行为模型。对云南九种典型少数民族农户行为连续三年收集数据,分析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行为特征,测算少数民族农户生产行为、生活行为、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分析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低碳生活行为、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评价。分析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现状,综合评估激励机制有效性,设计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方案。提出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建设措施。
《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研究:以云南为例》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供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高等院校师生和研究人员参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将“生态文明”纳入原有的三大文明的理论体系之中,说明我国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对生态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从低碳行为开始,低碳行为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农户是与自然界联系最紧密的人,尤其少数民族农户生活在物种丰富、景观独特,同时又是生态系统脆弱和极易遭到破坏的地区,少数民族农户行为现状客观上决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基础,对少数民族农户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农户生产行为、生活行为和消费行为特征,估算生产行为、生活行为和消费行为的碳排放,分析影响因素,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农户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选择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彝族、苗族、壮族、回族和云南世居白族、哈尼族、傣族、佤族、纳西族共9个少数民族的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的抽样方法,通过日记账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获取9个少数民族共计2745户2012~2014年现金、实物收入与支出的数据,测算2012-2014年少数民族农户生产行为、生活行为、消费行为碳排放量。在综述相关文献及结合少数民族农户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得到家庭特征是白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运用Logit分析得到常住人口年龄、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及民族风俗是影响彝族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活行为的因素;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ogarith micmean Divisia index,LMDI)模型得到各少数民族农户消费支出与收入的比率、消费结构、户均收入均对家庭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起驱动作用。根据文献和调查选择低碳经济、低碳生产行为、低碳生活行为、低碳消费行为、低碳意识、低碳制度和低碳环境七个一级指标共25个二级指标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农户低碳行为的形成不能仅依靠意识与精神约束,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激励农户,使其行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影响因素和评价分析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激励机制现状,找出其不足。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激励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力度不够、激励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农户的需要,构建新的激励机制方案,探讨激励方案的运行模式。最后从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户等层面提出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建设的措施。
本书是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研究——以云南为例”(项目批准号:71263030)的研究成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和有效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7146303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王乐、李明云、夏莹、胡静、徐梦菲、何洁、刘海洋、程元鹏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书中引用了许多学者的观点和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查看全部↓
第1章 生态文明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
1.1 生态文明与少数民族农户行为
1.2 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行为模型
1.3 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
第2章 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行为特征分析
2.1 农户行为数据来源
2.2 少数民族农户生产行为特征分析
2.3 少数民族农户生活行为特征分析
2.4 少数民族农户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第3章 少数民族农户生产行为碳排放量测算和分析
3.1 生产碳排放测算方法
3.2 按年份农户生产碳排放测算结果及分析
3.3 按行业生产碳排放测算结果及分析
第4章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假设与模型选择
4.2 方案设计与实施
4.3 模型设定、实证分析与主要结论
第5章 少数民族农户生活行为碳排放量测算和分析
5.1 碳排放测算
5.2 碳排放测算结果及分析
第6章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1 构建农户低碳生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6.2 检验及分析
第7章 少数民族农户消费行为碳排放量测算和分析
7.1 直接碳排放测算及分析
7.2 间接碳排放测算及分析
7.3 消费碳排放测算及分析
第8章 少数民族农户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8.1 模型的构建
8.2 户均生活消费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
第9章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1 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9.2 国内外现有的相关评价指标
9.3 评价指标的确定
9.4 相关方法综述
9.5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第10章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评价实证分析
10.1 数据收集
10.2 数据处理
10.3 计算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指标数据对于最优参考数列的关联度
10.4 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11章 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11.1 墨江县、洱源县的基本概况
11.2 墨江县、洱源县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代表性
11.3 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的激励机制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第12章 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综合评价模型
12.1 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2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12.3 激励机制评价
12.4 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户低碳行为的激励机制现状综述
第13章 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构建
13.1 构建激励机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13.2 构建激励机制的前提条件
13.3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方案
第14章 基于生态文明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建设
14.1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建设原则
14.2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建设
14.3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活行为建设
14.4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消费行为建设
14.5 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建设措施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