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证券分析》以美国CFA考试指定用书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近年来债券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全面介绍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常用的基本方法。全书共分16章,其中三章属于基础知识介绍,包括固定收益证券基本特征及中美债券市场情况;两章讨论债券分析中常用的利率、收益率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转换关系;两章讨论债券的风险和信用评级,其中对债券的利率分析做了详细的讨论:之后的八章是对债券(包括嵌期权债券)定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介绍,接着各用了一章的篇幅讨论了过手债券、抵押担保债券、资产担保债券、利率期货其他衍生工具的定价问题,最后一章就债券投资组合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转眼,《固定收益证券分析》从2003年开始教学使用,已经走过7个年头了。感谢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帮助,在这7年中,陆续收到许多意见和反馈,特别是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徐子尧老师、湖北工业大学金融系的付坤老师等都提出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近几年来,全球债券市场特别是国内债券市场变化很大,相关的产品、制度、市场机制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这本3年前出版过的教材,已经到了必须修订的时候了。
根据出版社的要求并结合近几年教学应用中所收集到的反馈信息,本次的修订重点集中于结构调整、知识更新和案例完善等几个方面,具体的修订内容如下。
第一,相关章节有所缩减。考虑到许多学校学制和教学时间的变化,以及案例教学等方面的需要,将原书中可转换债券的两章缩写成了一章,将债券风险分析和债券评级缩为了一章,因此全书缩写为16章,更便于教学安排。
第二,内容的顺序上做了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债券学习和研究的逻辑。全书从固定收益证券的基本特征开始;第2、3章分别对美国和中国的债券市场及其最新的发展情况做了讨论;第4、5章对债券研究中一些基本的概念,特别是多种多样的利率和收益率概念及其相互间的换算关系做了介绍;第6章分析了债券投资中主要的风险,并在第7章重点对债券的利率风险做了讨论;第8章简要介绍债券定价问题,第9章就嵌期权债券的定价做了分析;从第10章开始对主要债券类型的定价进行讨论,分别各用一章介绍了抵押过手债券、抵押担保债券、资产担保债券、可转换债券及利率衍生工具的定价问题,最后第16章,分析的是债券的交易策略问题。
第三,全面更新了具有时效性的资料,例如美国金融危机中的CDOH题、巨灾债券问题、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券问题、储蓄式国债问题、分离式可转换债券问题、我国两大债券市场发展前景与趋势问题等。所有数据包括图表中的数据,都尽可能更新到了2010。年2月,以便更好地贴近市场和当前发展趋势。
第四,对近年运用中所发现的一些错误进行了纠正,对部分例题,特别是利率二叉树部分的示例,全面做了更新。
在此,要感谢本书修订过程中做出大量工作的我的学生周军,在课程中及时提供反馈意见的魏丽霞同学、郭师邑同学和谭竹君同学等,以及为课程案例建设做出贡献的从2003级到2008级选修我课程的同学们,是他们的肯定和支持,才促使我完成了本书的修订。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固定收益证券的基本特征/1
1.1 引言/1
1.2 债务契约条款/2
1.3 到期条款/2
1.4 票面价及美国媒体上的债券报价/3
1.5 息票利率/8
1.6 偿还条款/16
1.7 转换权与交换权/18
1.8 回售权/19
1.9 货币单位/19
1.1 0嵌式期权/19
1.1 1质押借款债券投资/20
第2章 美国债券市场及常见的债券种类/24
2.1 美国国债市场/24
2.2 美国国债的主要品利/26
2.3 联邦机构债券/31
2.4 市政债券/38
2.5 企业债务工具/40
2.6 资产担保债券/42
第3章 中国债券市场及常见的债券种类/45
3.1 我国国债一级市场/45
3.2 我国企业债券的公开发行/48
3.3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50
3.4 交易所债券市场/52
3.5 我国国债的主要品种/53
第4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60
4.1 金融市场常见利率的定义与使用/60
4.2 收益曲线/67
4.3 现金流/68
4.4 现值及其计算/70
4.5 常见收益率及其计算/73
第5章 收益率、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78
5.1 收益来源/78
5.2 收益的传统计量法/79
5.3 浮动利率债券收益差的衡量/83
5.4 美国国债收益率与收益曲线/87
5.5 理论即期利率/89
5.6 非美国国债收益/99
5.7 远期利率/102
5.8 联邦基金利率/104
第6章 债券投资的风险/106
6.1 债券交易中常见的风险/106
6.2 信用风险与债券相关的信用分析/116
6.3 一些特殊债券的信用分析/124
6.4 税收债券/127
第7章 债券利率风险分析/131
7.1 全价法/131
7.2 债券价格波动特征/133
7.3 久期/135
7.4 凸率/138
7.5 基点价值/141
7.6 期限结构理论/141
7.7 期限结构模型/145
7.8 收益曲线风险的衡量/149
7.9 收益波动性的计量/151
第8章 固定收益证券定价概论/159
8.1 定价一般原理/159
8.2 长短期息票债券的定价/170
8.3 无套利定价法/174
8.4 模型风险/177
第9章 嵌期权债券定价/179
9.1 债券嵌期权概述/179
9.2 叉树模型/179
9.3 嵌赎回权债券的定价/185
9.4 嵌回售权债券的定价/186
9.5 同时嵌有赎回和回售期权债券的定价/187
9.6 期权调整利差/188
9.7 实际久期与实际凸率/189
9.8 利率上限浮动债券定价/191
第10章 抵押贷款与过手债券/194
10.1 抵押贷款/194
10.2 抵押过手债券/205
10.3 过手债券的风险特征/216
第11章 抵押担保债券/219
11.1 抵押担保债券的特点/219
11.2 抵押担保债券的发展过程/219
11.3 抵押担保债券的关系人/220
11.4 抵押贷款抵押债券的一些特别条款/221
11.5 抵押担保债券的主要结构类型/223
11.6 抵押担保债券的剥离/230
11.7 非机构性抵押贷款担保债券/231
11.8 美国抵押担保债券可能面临的税务处理问题/232
11.9 抵押担保债券的主要风险/235
第12章 资产担保债券/238
12.1 资产担保债券的特点/238
12.2 住房权益性贷款/241
12.3 组合房担保证券/242
12.4 汽车贷款担保债券/243
12.5 学生贷款担保证券/244
12.6 小企业贷款担保债券/245
12.7 信用卡应收账款担保证券/245
12.8 担保债务凭证/246
第13章 抵押及资产担保债券的定价/254
13.1 现金流收益分析/254
13.2 零波动利差/255
13.3 蒙特卡罗模拟与最小方差法/256
13.4 利率风险的衡量/261
13.5 资产担保债券的定价/266
第14章 中国可转换债券的特征/269
14.1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271
14.2 我国可转换债券条款设计的特点/272
14.3 可转债的定价/281
第15章 利率衍生工具定价/292
15.1 利率期货合约/292
15.2 利率互换的定价/295
15.3 期权的定价/300
第16章 固定收益证券交易策略/309
16.1 杠杆作用/309
16.2 回购协议融资/311
16.3 债券回购交易/316
16.4 总收益/320
参考文献/326
风险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关于什么是风险,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认识有所分歧,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种观点:一是指损失的可能;二是指可测定的不确定性;三是指对发生某一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四是指损失出现的机会或概率;五是指一种无法预料的、实际后果可能与预测后果存在差异的倾向;六是指潜在损失的变化范围与变动幅度;七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未来结果的客观疑虑。
金融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资金的融通和金融业务与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而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从广义上讲,它既包括居民家庭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金融企业部门从事金融活动所产生的风险,也包括以国家部门为主体所从事金融活动产生的风险。从狭义上讲,金融风险一般指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所产生的风险。
狭义的金融风险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某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第二个层次是指金融的行业风险,即商业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风险。第三个层次指由前两个层次的金融风险所导致的严重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危机的可能性。要特别注意,金融风险与保险学中的风险是有区别的,保险业中的经营风险一般包括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与发生的某些风险,如人寿风险、财产风险等,但它不包括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以货币信用经营为特征的风险,它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风险,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可控性、隐蔽性、周期性、扩散及扩散的加速性等特征。债券作为基础的金融工具之一,其风险也同时具有上述特征。这是由债券作为基本金融工具所具有的无形性、语义性、价值与自身物理价值不相关、信用性等属性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