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常识》是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需要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结合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根据目前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机电、数控类职业岗位群必需的知识出发,以知识够用、实用为原则,降低了理论难度,力求做到深入浅出、简单实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工程材料、金属毛坯成形、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装置、轴系零件等。
《机械常识》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机电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的岗位培训教材及企业职工的自学用书。
前言
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之一。本书融机械工程材料、金属毛坯成形、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装置和轴系零件等内容为一体,旨在探索并建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适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本书注重联系生产实际和强化应用,为培养高素质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奠定必要的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运用规范的工程语言、技术信息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机电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的岗位培训教材及相关人员的自学用书。
本书有如下特点:
1)凸显职教特色,以就业为导向,紧扣培养目标,根据本专业学生将来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生产一线中等技术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来组织课程结构与内容。
2)以机械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为基点,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加大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力度,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3)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删除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度不大的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以及繁冗的计算,以学生的“行动能力”为出发点精选教材内容。
4)书中图文对照,插图多采用结构示意图,简明易懂。
5)各章均附有习题,便于学生思考和练习,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6)本书所用名词、单位、符号等贯彻了最新国家标准。
本书由江苏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卞洪元任主编(编写绪论第2章、第3章、第5章),江苏省高淳职业教育中心校丁金水(编写第4章)和江苏省句容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赵贤民(编写第6章)任副主编,石家庄市第三职业中专学校刘伟荣参加编写(编写第l章)。全书由卞洪元统稿和定稿,由江苏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国军主审。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希望本书的编写能够得到关于其教学适用性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与完善。因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前言
绪论
0.1 引言
0.2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第1章 机械概述
1.1 机器的概念及组成
1.2 机械运动形态简介
1.3 机械的摩擦、磨损与润滑
1.3.1 机械中的摩擦
1.3.2 机械中的磨损
1.3.3 机械中的润滑
习题与思考题
第2章 机械工程材料
2.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2.1.1 强度
2.1.2 塑性
2.1.3 硬度
2.1.4 冲击韧度
2.1.5 疲劳强度
2.2 金属学基本知识
2.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2.2.2 纯金属的结晶
2.2.3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2.2.4 铁碳合金
2.2.5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2.3 钢的热处理
2.3.1 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2.3.2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2.3.3 钢的退火
2.3.4 钢的正火
2.3.5 退火与正火的选择
2.3.6 钢的淬火
2.3.7 钢的回火
2.3.8 钢的表面热处理
2.4 常用工程材料
2.4.1 非合金钢
2.4.2 低合金钢
2.4.3 机械结构用合金钢
2.4.4 工具钢
2.4.5 不锈钢与耐热钢
2.4.6 铸铁
2.4.7 铝及其合金
2.4.8 铜及铜合金
2.4.9 钛及钛合金
2.4.1 0轴承合金
2.4.1 1硬质合金
2.4.1 2非金属材料
习题与思考题
第3章 金属毛坯成形
3.1 铸造
3.1.1 砂型铸造
3.1.2 特种铸造
3.1.3 合金的铸造性能
3.2 金属压力加工
3.2.1 锻造
3.2.2 板料冲压
3.3 金属的焊接
3.3.1 焊条电弧焊
3.3.2 气焊与气割
3.3.3 其他焊接方法简介
3.3.4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3.4 零件毛坯的选择
3.4.1 毛坯制造方法及选择原则
3.4.2 典型零件毛坯的选择
习题与思考题
第4章 常用机构
4.1 平面连杆机构
4.1.1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副
4.1.2 铰链四杆机构
4.1.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4.1.4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4.2 凸轮机构
4.2.1 凸轮机构的组成及特点
4.2.2 凸轮机构的分类
4.2.3 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简介
4.3 间歇运动机构简介
4.3.1 棘轮机构
4.3.2 槽轮机构
习题与思考题
第5章 常用机械传动装置
5.1 带传动
5.1.1 带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应用
5.1.2 V带的结构和标准
5.1.3 带轮的材料和结构
5.1.4 V带传动的张紧、安装和维护
5.2 链传动
5.2.1 链传动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5.2.2 链传动的类型
5.3 齿轮传动
5.3.1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5.3.2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和主要参数
5.3.3 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
5.3.4 斜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简介
5.3.5 齿轮的材料、结构,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维护
5.4 蜗杆传动
5.4.1 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及类型
5.4.2 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
5.4.3 蜗杆传动的材料和结构
5.5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5.5.1 螺纹的基本知识
5.5.2 普通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5.5.3 螺纹联接的防松
5.5.4 螺旋传动
5.6 轮系
5.6.1 轮系的特点和种类
5.6.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5.6.3 定轴轮系传动计算实例
习题与思考题
第6章 轴系零件
6.1 轴
6.1.1 轴的分类和应用
6.1.2 轴的常用材料
6.1.3 轴的结构
6.2 键联接
6.3 轴承
6.3.1 滑动轴承
6.3.2 滚动轴承
6.4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6.4.1 联轴器
6.4.2 离合器
6.4.3 制动器
习题与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