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下册.第3版)》共分九章,主要介绍了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包括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ASR)、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SBC)、电子制动力分配(EBD)、辅助制动系统(BAS)、安全气囊(SRS)和汽车雷达防碰撞系统;汽车变速系统的电子控制,包括电控自动变速器(EAT)和无级变速器(CVT);电控自动空调(A/C);巡航控制系统(CCS);电子控制悬架(ECS);电控动力转向系统(EPS);中央门锁与防盗报警系统;车载网络技术;其他电子控制装置,包括汽车电子仪表、汽车导航系统、汽车音响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和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以及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检修等内容。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下册.第3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类专业(方向)的教材,也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类相关专业的教材,可供从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与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与维修人员借鉴参考。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迅速增加,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汽车保有总量达到7619.3万辆。到2020年。中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汽车保有量将增长到1.2亿辆。汽车车型、结构、性能在不断改变,汽车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新结构与装置不断涌现,尤其是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装置装车率迅速增多,要求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汽车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与维修人员应及时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检测、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方法,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要求。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改和补充,如新增或扩充了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SBC)、汽车雷达防碰撞系统等。
本书介绍了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包括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ASR)、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SBC)、电子制动力分配(EBD)、辅助制动系统(BAS)、安全气囊(SRS)和汽车雷达防碰撞系统;汽车变速系统的电子控制。
第一章 汽车行驶安全性控制系统1
第一节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1
一、概述1
二、ABS的组成、分类及控制技术2
三、ABS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
四、ABS故障诊断与维修18
第二节 汽车驱动防滑转系统(ASR)29
一、概述30
二、ASR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3
第三节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41
一、概述41
二、ESP的组成和控制原理41
第四节 电子感应制动控制系统(SBC)43
一、SBC的特点43
二、SBC的组成44
三、SBC的工作原理45
第五节 电子制动力分配(EBD)47
一、EBD的组成原理47
二、EBD的特点49
第六节 辅助制动系统(BAS)49
一、概述49
二、BAS的组成50
三、BAS的控制原理50
第七节 安全气囊(SRS)51
一、安全气囊的类型51
二、安全气囊的控制过程52
三、安全气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3
四、装备安全带收紧器的安全气囊60
五、智能型安全气囊62
六、安全气囊的检查注意事项及报废处理方法63
第八节 汽车雷达防碰撞系统66
一、超声波雷达倒车防撞系统66
二、激光扫描雷达防撞系统68
三、汽车电磁波雷达防撞系统68
本章小结69
复习思考题70
第二章 汽车变速系统的电子控制71
第一节 电控自动变速器(EAT)71
一、概述71
二、电控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73
三、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检验101
第二节 无级变速器(CVT)109
一、无级变速器的类型和优缺点109
二、无级变速器的组成及控制原理110
本章小结118
复习思考题118
第三章 电控自动空调(A/C)120
第一节 概述120
一、控制方法120
二、电控自动空调系统的组成120
第二节 电控自动空调的结构原理121
一、传感器121
二、ECU126
三、执行元件126
第三节 电控自动空调控制功能128
本章小结133
复习思考题133
第四章 巡航控制系统(CCS)134
第一节 概述134
第二节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34
一、操作开关134
二、传感器136
三、巡航ECU137
四、执行器138
第三节 巡航控制系统的使用143
一、使用方法143
二、使用注意事项143
第四节 故障诊断与维修144
一、故障诊断144
二、故障检查与排除方法146
本章小结150
复习思考题150
第五章 电子控制悬架(ECS)151
第一节 概述151
一、功用151
二、分类151
第二节 电子控制悬架的结构原理151
一、减振器阻尼控制系统151
二、车身高度控制系统158
三、电子调节空气悬架163
四、油气弹簧悬架169
五、带路况预测传感器的主动悬架系统171
第三节 故障诊断173
一、指示灯检查173
二、读取故障码173
三、清除故障码173
本章小结174
复习思考题174
第六章 电控动力转向系统(EPS)175
第一节 液压式EPS175
一、反作用力控制式EPS175
二、流量控制式EPS176
三、阀灵敏度控制式EPS177
第二节 电动式EPS179
一、齿条助力式EPS179
二、齿轮助力式EPS179
三、转向轴助力式EPS182
第三节 四轮转向系统184
一、转向角比例控制四轮转向系统184
二、横摆角速度比例控制四轮转向系统187
三、车速前馈控制四轮转向系统189
本章小结193
复习思考题193
第七章 中央门锁与防盗报警系统194
第一节 中央门锁系统194
一、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94
二、无线遥控的汽车门锁197
第二节 防盗报警系统199
一、防盗报警系统的类型199
二、防盗系统的组成200
三、防盗系统控制原理200
四、防盗系统的设定与解除201
五、典型防盗系统202
本章小结205
复习思考题205
第八章 车载网络技术206
第一节 概述206
一、采用车载网络技术的必要性206
二、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206
三、汽车网络参考模型207
四、车载网络分类和通信协议标准208
第二节 控制器局域网(CAN)210
一、CAN总线的特性210
二、CAN协议210
三、CAN的基本组成和数据传输原理211
第三节 局部连接网络(LIN)217
一、LIN标准217
二、LIN的特点218
三、LIN与CAN的比较219
第四节 汽车车载局域网(LAN)219
一、LAN的构成219
二、LAN的类型220
第五节 MOST总线220
一、MOST总线的特点220
二、MOST的结构原理221
第六节 蓝牙技术222
一、蓝牙技术简介222
二、蓝牙技术的特点223
本章小结223
复习思考题223
第九章 其他电子控制装置225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225
一、概述225
二、电子仪表板225
三、综合信息系统228
第二节 汽车导航系统229
一、系统特点229
二、系统组成230
三、系统功能232
四、发展趋势233
第三节 汽车音响系统234
一、系统特点234
二、激光唱机235
第四节 汽车行驶记录仪237
一、组成及原理237
二、主要功能238
第五节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238
一、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功用238
二、上海通用别克君威轿车轮胎气压安全监视系统239
本章小结240
复习思考题240
传感器齿圈由磁阻较小的铁磁性材料制成,齿圈外周为细轮齿,传感头主要由永磁体、磁极和线圈组成,如图1.13所示。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14所示。当齿圈的齿隙与传感器的磁极端部相对时,磁极端部与齿圈之间的空气隙最大,传感器永磁性磁极所产生的磁力线不容易通过齿圈,感应线圈周围的磁场较弱;当齿圈的齿顶与传感器的磁极端部相对时,磁极端部与齿圈之间的空气隙最小,传感器永磁性磁极所产生的磁力线容易通过齿圈,感应线圈周围的磁场较强。当齿圈随同车轮转动时,齿圈的齿顶和齿隙交替地与传感器磁极顶部相对,传感器感应线圈周围的磁场随之发生强弱交替变化,在感应线圈中感应出交变电压,其频率与齿圈的齿数和转速成正比。因此,轮速传感器输出的交变电压频率将与相应车轮的转速成正比。
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输出信号的幅值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在规定的转速变化范围内,其输出信号的幅值一般为1-15V,若轮速过低,其输出信号低于1V,ECU无法检测,频率响应不高;当转速过高时,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跟不上,容易产生误信号,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差。目前,国内外ABS控制对应的车速一般为15~160km/h,其控制范围将逐渐扩大到8~260km/h,电磁感应式轮速传感器很难适应。
(2)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具有输出信号不受转速影响、频率响应高、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用于ABS轮速检测及其他控制系统的转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