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制药(双语教材)》根据近年国内外生物技术制药的技术发展概况,结合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况,以中英文双语编写而成。《生物技术制药(双语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生物技术制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案例以及质量控制与管理。全书共八章:生物技术制药概论、生物技术药物制备工艺、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学、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的质量控制、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生物技术疫苗、核酸药物。
《生物技术制药(双语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及生物科学等专业本科生教材,有助于学生了解生物技术药物专业知识,同时熟悉专业英语,有助于跟踪迅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前沿。《生物技术制药(双语教材)》也可作为生物医药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及产业界人士的参考书。
生物技术制药作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已经多年,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策划编写一本适应本科教学的双语教材。经过近三年的反复讨论,教材几经易稿,终于要与读者见面了,编者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因为毕竟这是一本教材,不是科技著作。著作可以任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创新,而教材是要教给学生基础的知识、共识的定律、普遍接受的理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我们这样的从国外回来的科研工作者,要尽量避免把自己的偏爱和局部知识扔给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写一本生物制药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除此之外,生物医药产业本身就在高速发展,新的生物药物品种每年飞速增长,特别是抗体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发展迅速。未来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癌症以及新出现的疾病主要依靠生物药物进行防治,如艾滋病、乙型肝炎、肝癌、肺癌等。从完稿到现在,我们发现又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科学进展可以写进去,但时间有限,只能作为下一版的修订内容。
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代表性,希望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结合其他科技论文和教材来学习。但是,至少本教材是一本新颖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生物医药产业的窗户,发现21世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树立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信心和希望。也希望授课教师把本教材作为一个蓝本,授课时带入自己的知识、观点和心得,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受益。
本教材的各章节,邀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opinion leaders)参与编写,力争做到具有专业代表性和国际水准,但也难免因作者的书写习惯和教学科研背景的差异,不能完全满足每个读者的需求。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本教材,引出更多更好的著作和教材,百花齐放;激起业内专家们更多的讨论和批评,真正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我们非常欢迎业内专家和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以便在使用本书时和以后的修改时参考;也欢迎更多的专家加入到我们的作者队伍中来,把教材编得更好。
查看全部↓
前言
第一章 生物技术制药概论
1 生物技术制药基本概念
2 生物技术制药发展简史
3 生物技术药物的分类及特征
3.1 按药物原料来源分类
3.2 按药物的功能用途分类
3.3 生物技术药物的特征
4 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备工艺
1 生物技术药物生产平台
1.1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平台
1.2 微生物表达平台
1.3 其他的表达平台
2 生物技术药物生产工艺
2.1 生产上游工艺
2.2 生产下游工艺
2.3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生产工艺
2.4 治疗抗体的生产工艺
2.5 生产设备和工艺验证
2.6 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技术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学
1 生物技术药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
2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的处方与工艺
2.1 处方前研究
2.2 处方设计
2.3 蛋白和多肽类药物注射剂的工艺研究
3 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3.1 新型注射给药系统
3.2 非注射给药系统
3.3 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给药系统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生物技术药物生产的质量控制
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1.1 生物技术制药GMP关键点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药物质量管理
1.3 美国及欧洲共同体生物药物质量管理
1.4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药物质量管理
2 GMP的指导原则
2.1 WHO指导原则
2.2 FDA指导原则
2.3 ICH指导原则
3 药典
3.1 国际药典
3.2 美国药典
3.3 欧洲药典
4 疫苗的安全性和注册管理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因工程药物
1 白介素
1.1 白介素概述
1.2 白介素11
2 干扰素
2.1 干扰素概述
2.2 干扰素类型
2.3 干扰素的生物学作用
2.4 干扰素的生产工艺
2.5 干扰素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
3 肿瘤坏死因子
3.1 TNF概述
3.2 TNF的分子结构和基因
3.3 TNF的受体
3.4 TNF的生物学活性
3.5 TNF的治疗作用
3.6 TNF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
4 胰岛素
4.1 胰岛素概述
4.2 基因工程生产胰岛素
4.3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与给药方法
5 促红细胞生成素
5.1 EPO概述
5.2 EPO的基因、受体和分子结构
5.3 EPO的产生
5.4 EPO的生物学作用
5.5 EPO的使用方法
5.6 EPO的推荐剂量
5.7 使用EPO的注意事项
5.8 EPO的副作用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5.9 EPO与体育作弊
5.10 使用EPO的危险性
6 激素制剂
6.1 激素药物的制备方法
6.2 激素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临床适应证
6.3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抗体药物
1 抗体
1.1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1.2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图6-2)
2 单克隆抗体
2.1 单克隆抗体概述
2.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3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3 基因工程抗体
4 抗体制药
4.1 临床诊断试剂
4.2 单抗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生物技术疫苗
1 传统疫苗学
2 反向疫苗学
2.1 经典的反向疫苗学方法
2.2 比较基因组分析——反向疫苗学的第二阶段
2.3 消减基因组分析——反向疫苗学的第三阶段
2.4 结论
3 病毒样颗粒疫苗
3.1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是VLP生产的首选系统
3.2 简单的无包膜病毒VLP的生产
3.3 结构复杂的多个蛋白层构成的VLP
3.4 病毒样颗粒与脂质膜
4 疫苗生产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核酸药物
1 重组质粒DNA和病毒载体
1.1 重组质粒DNA
1.2 重组病毒载体
2 寡核苷酸
2.1 常见的寡核苷酸药物
2.2 寡核苷酸的生产
3 核酸药物传递系统
3.1 病毒载体介导的传递系统
3.2 非病毒载体介导的传递系统
4 结束语
缩略语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