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管理(第3版)》以实用性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仓储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介绍了仓储及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功能,仓库知识,仓储存物流管理中的作用,仓储经营的方法和仓储商务,存货管理;紧密结合仓储管理的实践描述了仓储作业的过程和具体操作,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叙述了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及其发展;介绍了仓储业务的拓展,较详细地论述了配送业务及配送操作,配送中心的运作,配送商务管理。
《仓储与配送管理(第3版)》适合于物流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物资管理、市场营销、仓储管理各专业“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用书,适合作仓库、港口、场站、物流中心、企事业单位物资管理的仓库管理员职业培训用书,也适合作从事物流管理、生产、营销人员的业务培训用书。
序言
首先在此对本书前两版读者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许多热心读者向本书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和意见是本书第3版修订时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引导作者继续辛勤探索,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总结,期望将本书编写得更加优秀。
仓储是一项古老的物资管理行为,也是现代商品经济中基本的经济活动。在现代物流运作中,仓储已成为现代物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开展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在现代物流领域中,仓储的地位、功能都与以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仓储己远远突破了传统的储藏物资的单一功能,从物资管理的手段向着控制经济活动转变,仓库向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的功能方向发展,形成多元化和系列化的仓储服务并发挥着控制全程物流的作用。而在仓储管理上也以实现加速流通、减少耗损、降低保管成本、节约仓库投资、提高仓库利用率、充分利用经济资源为目标开展管理,提高了仓储经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金融领域,依托仓储的期货交易、仓单质押也在不断发展之中,仓储成为商品经济与虚拟经济连接的桥梁。
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生产基地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商品流通和物质生产达到了新的规模。仓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仓储管理理论也有新的发展。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需要把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更细致的管理思想引入到仓储管理之中,希望能推动仓储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仓储的需要,创建节约型社会。
第3版序
第2版序
前言
第一章 仓储和仓储管理慨述
第一节 仓储和仓储业
第二节 仓储的任务
第三节 仓储管理
第四节 仓储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仓库和仓库设备
第一节 仓库的功能和分类
第二节 仓库的结构与布局
第三节 仓库设备
第四节 自动化仓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仓储经营管理
第一节 仓储经营组织
第二节 仓储经营方法
第三节 仓储多种经营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仓储商务管理
第一节 仓储商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 仓储合同
第三节 仓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仓储合同范例
第五节 仓单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仓库保管作业过程
第一节 入库业务
第二节 理货
第三节 堆存
第四节 保管
第五节 出库业务
第六节 装卸与搬运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漉通加工业务
第一节 流通加工业务简述
第二节 商品包装
第三节 包装标志
第四节 托盘及成组方法
第五节 集装及集装箱装运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库存控制
第八章 仓库安全和质量管理
第九章 仓储费与仓储成本管理
第十章 特殊货物仓储管理
第十一章 配进及配送业务
第十二章 配送中心
第十三章 配进组织第十四章 配送运输
第十五章 配送商务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仓储和仓储业
一、仓储的概念
“仓”也称为仓库(Warehouse),为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的总称,可以是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将储存对象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护、管理、贮藏物品、交付使用的意思,也称为储存(Storing)。“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仓储是社会产品出现剩余之后产品流通的产物,当产品不能被即时消耗掉,需要专门的场所存放时,就产生了静态的仓储。将物品存入仓库并对存放在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提供使用,便形成了动态仓储。可以说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是物品存取的过程和对存放物品保管、控制的过程,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仓储的性质可以归结为:仓储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的持续,物质的仓储也创造着产品的价值;仓储既有静态的物品贮存,也包含动态的物品存取、保管、控制的过程;仓储活动发生在仓库等特定的场所;仓储的对象既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必须是实物,且必须是动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