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中国贫富差距的新特点;贫富差距过高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成因;城镇家庭房产持有不平等的形成原因与调整思路;金融体制不完善对贫富差距的影响等。
贫富差距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2015年中国收入基尼系数成功实现“七连降”,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持续下降意味着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是,仅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可能难以准确判断中国贫富差距的实际情况。因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没有将高收入家庭的“隐性收入”考虑在内,这会低估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贫富差距除了包括收入差距,还包括财产差距,单纯从收入差距的角度考察贫富差距是不全面的,要想更加精确地判断贫富差距,应该从财产差距的视角出发。
将上述因素考虑在内可以发现,中国的贫富差距依然较为严峻,而且呈现出三大新特点。第一,由于“隐性收入”主要集中在富裕家庭,房产和金融资产等财产也主要由富裕家庭持有,因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并没有随着收入基尼系数的下降而下降。第二,中国贫富差距的核心特征已经从“穷人太穷”转变为“富人太富”。“富人太富”的典型表现是富豪阶层的快速崛起。胡润富豪榜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财富超过20亿元的富豪只有10人,财富超过100亿元的富豪更是仅有1人,2015年则分别多达1737人和333人。如果将“隐性富豪”考虑在内,中国富豪群体的规模将更为庞大。第三,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呈现出“代际固化”的特点,富裕家庭的后代通过继承财富可以依然保持富裕,而贫穷家庭的后代则持续停留在社会底层。
适度的贫富差距可以激发劳动积极性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但是如果贫富差距过大,将给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贫富差距过大会通过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条途径阻碍经济增长。就总需求而言,贫富差距过大不仅制约居民消费规模的扩张,而且阻碍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就总供给而言,贫富差距过大既会减弱企业的创新激励,又会削弱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抑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贫富差距过大导致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金字塔形”(中产阶层占比仅为10.7%).不利于中国维护社会稳定大局。“金字塔形”社会结构缺乏大规模中产阶层的缓冲作用,因此贫富差距过大会加剧低收人群体对高收人群体的不满情绪。不仅如此,“金字塔形”社会结构之下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显著降低,导致贫富差距出现代际固化,从而更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毫无疑问,中国亟须缩小贫富差距,而要想找到有效对策,首先需要深入分析中国贫富差距的形成原因。本书研究发现,收入差距主要归因于初次分配失衡和再分配的“逆向调节”。在初次分配环节,政府部门对生产要素的价格管制压低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推高了要素使用者的收入,导致了“穷人补贴富人”的格局。在再分配环节,中国的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对工薪所得征税,导致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中低收入群体税负较重,而高收入人群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面临的税负则相对较轻;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陷,导致富裕家庭的受益大于贫穷家庭,从而产生了“逆向调节”的效果。财产差距(尤其是超级富豪的产生)则主要归咎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制度缺陷:在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由于房产税缺失,房产投资能够获得高收益,诱使富裕家庭大量投资于房产;由于股票市场长期缺乏公平和明晰的分红制度,而且存在市场操纵与内幕交易等行为,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难以从股票等金融市场获益,只有少数人可以凭借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获取巨额利润。此外,教育不公平等因素导致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代际固化,使贫富差距问题进一步恶化。
陈彦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1976年9月生于湖南益阳,2009年破格晋升为博导,201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经济研究》和《改革》等重要期刊编委,《光明日报》理论版专栏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局级干部选学班教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霍英东奖获得者。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在靠前外重要期刊发表上百篇学术论文。创办《宏观政策评价报告》,在大宏观视角下结合现代宏观理论和中国国情对中国宏观政策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创办《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对全国8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全覆盖、多方面的评价。提出了“大宏观”理念,倡导将产业、金融和个体异质性等更加贴近现实的元素纳入宏观经济学模型,以破解宏观理论与现实问题脱节的时代性难题。提出了“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着力提升宏观政策效率”和“中国富豪创新不足”等代表性学术观点。
目录
第1章 中国贫富差距的新特点 1
1.1 引言 1
1.2 “隐性收入”和财产差距导致贫富差距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2
1.3 贫富差距的核心特征快速地从穷人太穷转变为富人太富 4
1.4 贫富差距开始呈现出代际固化的特点 5
1.5 本章小结 8
参考文献 8
第2章 贫富差距过高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 10
2.1 引言 10
2.2 适度的贫富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 11
2.3 贫富差距过高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 12
2.4 贫富差距过高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 17
2.5 富豪群体“创新不足”加剧了贫富差距的负面影响 19
2.6 本章小结 20
参考文献 21
第3章 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成因 23
3.1 引言 23
3.2 要素市场扭曲导致了初次分配环节的收入差距 24
3.3 再分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恶化了收入差距 28
3.4 高房价引发了严重的房产持有不平等问题 33
3.5 金融体制不完善加剧了财产差距 35
3.6 本章小结 37
参考文献 38
第4章 城镇家庭房产持有不平等的形成原因与调整思路 40
4.1 引言 40
4.2 城镇家庭房产持有不平等的程度非常严重 41
4.3 房产持有不平等的形成原因分析 43
4.4 为什么要缩小房产持有不平等 50
4.5 缩小房产持有不平等的具体措施 52
参考文献 53
第5章 金融体制不完善对贫富差距的影响 54
5.1 引言 54
5.2 中国金融体系的规模快速扩张但金融体制则相对不够完善 55
5.3 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未能有效改善较贫穷群体所受到的融资约束 60
5.4 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使财产性收入差距趋于扩大 64
5.5 从缩小贫富差距的视角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71
参考文献 74
第6章 教育不公平与收入差距代际固化 77
6.1 引言 77
6.2 中国收入差距呈现出代际固化的特点 78
6.3 教育是改善收入差距代际固化最为可行的途径 79
6.4 教育不公平加剧了中国收入差距的代际固化 82
6.5 政策建议 87
参考文献 91
第7章 中国富豪巨额财富快速积累的基本情况 93
7.1 引言 93
7.2 中国富豪群体规模日益壮大 94
7.3 中国富豪群体占全社会财富比重持续上升 98
7.4 中国富豪群体财富积累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国家 100
7.5 本章小结 103
参考文献 103
第8章 中国富豪的巨额财富积累来源于科技创新吗? 104
8.1 引言 104
8.2 中国富豪最为集中的行业是非科技创新型的房地产行业 105
8.3 中国制造业富豪人数较多但普遍缺乏技术创新 107
8.4 中国富豪较少源自富有创新活力的TMT行业 111
8.5 本章小结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9章 中国富豪创新不足的历史溯源 114
9.1 引言 114
9.2 中国历史上的富豪比现代的富豪更富有 115
9.3 历史上富豪的财富主要源于垄断寻租而非创新 116
9.4 “无创新的巨额财富积累模式”的循环机制会进一步抑制创新 119
9.5 主要结论和启示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10章 如何培育创新型富豪 124
10.1 引言 124
10.2 把政府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消除富豪的寻租空间 125
10.3 全面改善创新环境,激励富豪投身创新活动 129
10.4 本章小结 134
参考文献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