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证券市场分析》共由四篇(十三章)组成: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篇、证券市场基本分析篇、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篇、行为金融和证券投资组合篇。每章章首附有“学习目标”和“导读案例”,每章章末附有“本章小结”和“自测题”。另外《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证券市场分析》还配有多媒体教学课件。
《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证券市场分析》可以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同时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以及MBA、相关培训课程的教材,还可作为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参考教材和普通投资者提高市场分析能力的阅读材料。
《21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证券市场分析》特色: ·前瞻性与基础性相统一:跟踪学科发展最新动态,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行业规范,精选前沿、基础、核心内容。 ·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统一:按照教学要求策划组织教材,充分考虑专业内容更新,体现教学改革的变化和进展。 ·综合性与针对性相统一:不仅讲解知识,还针对专业领域应用的迫切需要,提供了与理论相结合的应用实例。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证券的产生由来已久,但证券的出现并不标志着证券市场同时产生,只有当证券的发行与转让公开通过市场的时候,证券市场才随之出现。因此,证券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基础。证券市场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它的出现可归因于三点:首先,证券市场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次,股份公司的建立为证券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再次,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回顾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券市场的最初萌芽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从160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的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开始,证券市场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证券市场经历了形成、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证券市场的形成阶段(17世纪初—18世纪末)。主要特点是:信用工具很单一,主要是股票、债券两种形式;证券市场规模小,主要采用手工操作;证券市场行情变动较大,投机、欺诈、操纵行为十分普遍;证券市场较分散,立法也很不完善。第二阶段是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主要特点是:股份公司逐渐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主要企业组织形式;有价证券发行量不断扩大,已初具规模;一些国家开始加强证券管理,引导证券市场规范化运行;证券交易市场得到了发展。第三阶段是证券市场的完善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开始逐步恢复和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呈现了增长态势,证券市场也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证券市场出现了高度繁荣的景象,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证券交易日益活跃。证券市场运行机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新特点,主要有:金融证券化、证券市场多样化、证券投资法人化、证券市场法制化、证券市场网络化、证券市场国际化、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等。
我国的证券市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特点,即旧中国的证券市场与新中国的证券市场之间没有直接的继承和延续关系,其市场发展状况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旧中国的证券市场历史悠久,其间几经波折,几起几落,它萌芽于唐代,形成于清末,“复苏”、“繁荣”和“衰亡”于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中,我国不存在证券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闲散资金日益增多,而同时由于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的不断扩大,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的证券市场应运而生。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的恢复与起步是从1981年国家发行国库券开始的,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始于1986年的场外交易市场的形成,1990年11月26日,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告成立,并于1990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91年4月11日,我国另一家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宣告成立,并于同年7月3日正式营业。两家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由分散的场外交易进入了集中的场内交易。
证券市场分析作为证券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起源于美国、英国等金融发达国家。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共产生三大流派:其一是基本分析流派(西方的主要流派),体现以价值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统计方法和现值计算方法为主要分析手段的基本特征,主要假设为:“股票的价值决定其价格”、“股票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其二是技术分析流派,指以证券的市场价格、成交量、价和量变化及完成这些变化所经历的时间等行为,作为投资分析对象与投资决策基础的投资分析流派。主要假设为:市场行为包含一切信息,价格沿趋势移动,历史会重演。其三是心理分析流派,它以行为金融学原理为指导,分析人的心理和情绪,对投资决策、投资品的定价以及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主要进行个体心理分析和群体心理分析。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对证券投资理财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证券投资理财知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证券业从业后备人才、提升证券业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以及提高广大投资者自身素质,是个十分重要且紧迫的问题。本书的编写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
本书共四篇:第一篇为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篇,包括证券市场总论、股票基础知识、债券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等内容;第二篇为证券市场基本分析篇,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及区域分析、公司分析等内容;第三篇为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篇,包括技术分析概论、常用技术分析理论、K线形态分析、常用技术指标等内容;第四篇为行为金融和证券投资组合篇,包括证券市场心理面分析、证券市场投资组合理论等内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把握证券市场分析的基本原理,反映当前证券市场分析的学科特点,突出证券市场分析的重点,将理论知识和现实市场结合起来;②应用性强。通过对证券市场分析的各种理论和方法进行充分的比较,便于读者(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证券市场分析理论与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从而帮助读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③深入浅出。通过使用大量的表格和图解,并列举大量的具体案例,从而有利于读者对证券市场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④反映最新理论和应用成果。书中专门辟有一章,系统介绍心理分析在证券市场分析中的地位与实际运用。本书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写入书中,不但可使读者掌握新的知识点,而且还能提高读者对证券市场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相关领导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得到了合肥工业大学教务部和经济学院的支持和帮助。本书各章的编撰人员是:张本照(前言、第一章);蒋有光(八、九、十、十一、十二章);汪文隽(第二、十三章);黄顺武(第三、四章);孙红燕(第五、六章);张根文(第七章)。全书由张本照教授制定编写计划,张本照、蒋有光、汪文隽最终通稿完成。另外,秦晨、曹明凤等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帮助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杜燕君、石岳等研究生帮助进行了文字校对工作。在此,对以上相关支持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文献,除了在书中注明外,还在书后列出了主要参考文献,在此对这些作者和网站资料收集者、提供者表示衷心感谢。若有遗漏,万望见谅。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难免有很多不成熟的观点和粗糙之处,敬请证券界专家和广大读者雅正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进一步修订。
编 者
第一篇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证券市场总论
第一节 证券市场概述
一、证券与证券市场
二、证券市场参与者
三、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四、当代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五、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况
第二节 证券发行市场
一、证券发行市场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准备和保荐核准程序
三、首次公开发行的操作程序
四、债券和基金的发行与承销
第三节 证券交易市场
一、证券交易概述
二、证券经纪业务
三、证券自营业务
四、资产管理业务
五、清算与交收
第四节 证券市场监管
一、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二、证券市场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三、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四、信息披露监管
五、证券交易监管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二章 股票基础知识
第一节 股份公司概述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其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异同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股票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股票的基本概念
二、股票的基本特征
三、股票的分类
第三节 股票的功能
一、股票对于发行者的基本功能
二、股票对于购买者的基本功能
第四节 股票的价值和价格
一、股票的价值
二、股票的价格
第五节 股票价格指数
一、股票价格指数的定义
二、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
三、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四、中外主要股价指数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三章 债券基础知识
第一节 债券概述
一、债券的概念与特征
二、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
三、债券与股票的比较
第二节 债券的类型
一、债券的分类
二、政府债券
三、金融债券
四、公司债券
第三节 债券的评级制度
一、债券评级的依据和内容
二、债券评级的程序
三、债券评级的分析内容
四、债券等级的划分
第四节 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
一、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
二、收益率曲线的含义和形状
三、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第五节 债券的基本价值评估
一、债券估值原理
二、债券报价与实付价格
三、债券估值模型
四、债券收益率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一、证券投资基金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
三、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作用与分类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作用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分类
第三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当事人
一、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
四、证券投资基金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证券投资基金的费用、收入与风险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费用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收入及利润分配
三、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风险
四、证券投资基金的信息披露
本章小结
自测题
第二篇 证券市场基本分析篇
第五章 宏观经济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 宏观经济指标
一、国民经济的总体指标
二、投资指标
三、消费指标
四、金融指标
五、财政指标
第三节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第三篇 证券市场技术分析篇
第四篇 行为金融和证券投资组合篇
自测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