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述会计电算化一般原理、会计软件的应用方法及会计电算化后的管理,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规划、软硬件选择、实施方法;财务软件中账务、报表、工资、固定资产、进销存的基本应用方法;对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岗位设置、应用和维护管理方法、档案管理、GB/T 19581—2004《信息技术 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应用和方法等。本书引用大量图表和案例来阐述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易学易用,帮助读者轻松学习会计电算化理论与技术。
本书包含丰富的图例,并配备了相关的会计教学软件、电子教案(教学PPT)、课程实验大纲和习题,非常适合作为大学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信息管理类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同时可供会计电算化上岗培训、社会培训和自学使用。
再 版 前 言
《会计电算化原理与应用》一书出版后,一些学校的教师和读者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为此,我们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升级。与第1版相比,本书对软件部分进行了重写,并将实验直接加入书中,这样更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实验使用。对其他章节也进行了修订。
本书主要讲述会计电算化一般原理、会计软件的应用方法和会计电算化后的管理。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财务软件(主要是账务、报表、往来、工资、固定资产、进销存)的基本应用方法、会计电算化管理等。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掌握会计软件的构成和会计软件的操作技术,懂得会计电算化后的管理方法,为实际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软件的操作性教学,培养动手能力,为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应用软件打下基础。
本书主要适合作为大学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信息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上岗培训、各类培训班选用。
本书第1章和第8章由毛华扬编写,第2章由梁丽编写,第3章由陈旭和何润编写,第4章和第7章由傅樵编写,第5章由黄娇丹编写,第6章由杨晓编写。最后由毛华扬、陈旭、傅樵负责统稿。在此也感谢对本书第1版作出贡献的编写者。
与本书配套的《会计软件实验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2-19515-3)采用了金蝶KIS和用友通标准版财务软件作为实验软件,以满足教学中主流财务软件的需要。
本教材的编写得到了财政部“会计教育专业改革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KJA35)项目的资助。本教材属重庆理工大学教材出版重点资助项目,也是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级精品课程“会计信息化”和重庆市级重点学科“会计学”的建设内容之一。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教材和资料,详见参考文献,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下一版中进行修改。对本教材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请发至oldmao@cqit.edu.cn或landmao@gmail.com。
教学建议 在本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在完成建账和初始化后,对软件部分的教学有两种方法:一是从账务到其他模块的方法,就是在讲账务和进行账务实验时,当遇到其他模块业务时,就相应地讲解其他模块并进行相关实验;二是从业务开始,先讲授采购、库存、销售、工资、固定资产系统且同步进行相关实验,最后讲账务、报表部分。
编 者
目 录
第1章 会计电算化概论1
1.1 会计电算化基础1
1.1.1 会计电算化1
1.1.2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目标2
1.1.3 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3
1.1.4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4
1.1.5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6
1.2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9
1.2.1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条件9
1.2.2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11
1.3 复习思考题12
1.3.1 简答题12
1.3.2 判断题13
1.3.3 单项选择题13
1.3.4 多项选择题14
第2章 会计软件17
2.1 会计软件概述17
2.1.1 会计软件的概念17
2.1.2 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18
2.1.3 会计软件的分类19
2.1.4 会计软件中的基本术语20
2.2 会计软件操作流程及基本功能22
2.2.1 会计软件操作流程22
2.2.2 会计软件基本功能24
2.2.3 会计软件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26
2.2.4 会计软件各子系统的数据联系28
2.3 会计软件的选择29
2.3.1 商品化会计软件29
2.3.2 定点开发的专用会计软件30
2.3.3 商品化会计软件的选择30
2.4 ERP软件32
2.4.1 ERP软件的概念32
2.4.2 ERP软件的发展33
2.4.3 ERP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34
2.5 会计软件的实施流程37
2.5.1 会计电算化实施的条件37
2.5.2 会计软件实施前的准备38
2.5.3 会计软件实施的流程40
2.6 复习思考题42
2.6.1 简答题42
2.6.2 判断题42
2.6.3 单项选择题43
2.6.4 多项选择题44
第3章 账务处理软件的应用47
3.1 账务系统的处理流程及基本功能47
3.1.1 账务系统的处理流程47
3.1.2 手工与计算机环境下账务处理流程的比较49
3.2 系统安装及新建账套51
3.2.1 运行环境与系统安装51
3.2.2 系统启动与退出54
3.2.3 新建账套与账套备份、恢复55
3.2.4 新建账套实验62
3.3 账套初始化64
3.3.1 财务分工65
3.3.2 账套属性设置68
3.3.3 凭证类型设置69
3.3.4 币种汇率设置70
3.3.5 部门及职员设置70
3.3.6 会计科目设置71
3.3.7 科目期初设置76
3.3.8 往来单位与往来期初设置79
3.3.9 固定资产初始设置82
3.3.10 商品劳务与商品期初设置88
3.3.11 账套初始化实验92
3.4 日常业务处理117
3.4.1 记账凭证输入117
3.4.2 记账凭证复核126
3.4.3 凭证记账128
3.4.4 账表的查询129
3.4.5 期末结账130
3.4.6 日常会计业务实验136
3.5 现金银行149
3.5.1 现金银行业务功能与流程149
3.5.2 其他收款与其他付款150
3.5.3 收支凭证151
3.5.4 银行对账152
3.5.5 现金银行管理实验155
3.6 复习思考题163
3.6.1 简答题163
3.6.2 判断题164
3.6.3 单项选择题164
3.6.4 多项选择题166
第4章 电子报表167
4.1 电子报表基本操作167
4.2 自动制表170
4.2.1 账套注册设置170
4.2.2 报表项目设置171
4.2.3 数据预览173
4.2.4 生成报表174
4.2.5 修改报表175
4.2.6 完成报表编制175
4.2.7 根据模板自动编制报表实验175
4.3 手工制表180
4.3.1 画表格180
4.3.2 报表格式设计181
4.3.3 取数公式定义182
4.3.4 报表审核186
4.3.5 数据保护188
4.3.6 报表打印输出189
4.3.7 自定义报表编制实验190
4.4 复习思考题196
4.4.1 简答题196
4.4.2 判断题196
4.4.3 单项选择题196
4.4.4 多项选择题197
第5章 工资管理199
5.1 工资模块的基本功能199
5.1.1 职工工资基础资料200
5.1.2 工资初始设置200
5.1.3 工资增减变动及工资数据编辑201
5.1.4 计算工资201
5.1.5 银行代发201
5.1.6 生成工资转账凭证201
5.1.7 生成工资报表201
5.2 工资管理实验201
5.3 复习思考题214
5.3.1 简答题214
5.3.2 判断题215
5.3.3 单项选择题215
5.3.4 多项选择题216
第6章 固定资产管理219
6.1 固定资产模块的基本功能219
6.1.1 固定资产核算的方法219
6.1.2 手工与信息化后的处理流程比较220
6.1.3 固定资产模块的主要作用221
6.2 固定资产的基础运用222
6.2.1 固定资产模块的基础设置222
6.2.2 固定资产基础设置实验223
6.3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231
6.3.1 固定资产日常业务231
6.3.2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实验233
6.4 固定资产资料查询239
6.4.1 固定资产卡片查询239
6.4.2 固定资产账表查询241
6.5 复习思考题241
6.5.1 简答题241
6.5.2 判断题242
6.5.3 单项选择题243
6.5.4 多项选择题246
第7章 采购、销售、库存管理249
7.1 采购管理249
7.1.1 采购订单251
7.1.2 商品采购253
7.1.3 直运采购256
7.1.4 受托入库256
7.1.5 采购业务处理中涉及的其他功能256
7.1.6 采购发票258
7.1.7 采购凭证258
7.1.8 采购管理实验260
7.2 库存管理270
7.2.1 自制入库与入库成本271
7.2.2 其他入库与其他出库272
7.2.3 领用出库272
7.2.4 商品调拨272
7.2.5 商品调价272
7.2.6 组装拆卸272
7.2.7 商品盘点273
7.2.8 库存凭证273
7.2.9 库存管理实验273
7.3 销售管理275
7.3.1 商品销售275
7.3.2 直运销售276
7.3.3 分期出库与分期结算277
7.3.4 委托出库与委托结算277
7.3.5 委托调拨277
7.3.6 销售发票278
7.3.7 销售凭证278
7.3.8 销售管理实验278
7.4 成本计算283
7.4.1 成本计算方法284
7.4.2 自动调整成本285
7.4.3 成本结转285
7.4.4 成本计算与结转实验286
7.5 购销业务收付款处理289
7.5.1 购销业务收付款业务流程与基本功能289
7.5.2 销售收款291
7.5.3 采购付款291
7.5.4 其他收款和其他付款292
7.5.5 收支凭证292
7.5.6 购销业务收付款实验292
7.6 复习思考题294
7.6.1 简答题294
7.6.2 判断题295
7.6.3 单项选择题295
7.6.4 多项选择题297
第8章 会计电算化管理299
8.1 会计电算化组织及岗位299
8.1.1 会计电算化工作组织的要求299
8.1.2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部门的组织形式300
8.1.3 会计电算化人员管理301
8.2 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305
8.2.1 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意义305
8.2.2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分类307
8.2.3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307
8.2.4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目标308
8.2.5 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内容309
8.3 会计电算化后的使用管理312
8.3.1 会计电算化后使用管理的意义312
8.3.2 机房管理312
8.3.3 操作管理313
8.3.4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317
8.4 会计电算化后的维护管理318
8.4.1 会计电算化后维护管理的意义318
8.4.2 会计电算化后的维护管理318
8.4.3 软件维护制度举例321
8.4.4 计算机病毒防治322
8.5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324
8.5.1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意义324
8.5.2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任务325
8.5.3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方法325
8.5.4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举例327
8.6 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329
8.6.1 制定标准的过程和意义329
8.6.2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330
8.6.3 会计软件接口标准的应用方法331
8.7 复习思考题334
8.7.1 简答题334
8.7.2 判断题334
8.7.3 单项选择题335
8.7.4 多项选择题336
参考答案339
参考文献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