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21世纪普通高校法学系列教材》共分16章,按照国际法总论、国际法主体、国际法客体、国际法律行为、国际法律责任和国际争端解决五编予以划分,更进一步体现了对于国际法学理论体系的严整性追求,有利于全面理解国际法的内容以及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
《国际法/21世纪普通高校法学系列教材》是为本科生系统学习国际法而准备的基础教科书。在编写的过程中,着力突出国际法的新兴重点领域、前沿热点问题、与中国密切相关的问题,继承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并力争有所拓展、有所提升。
第一编 国际法总论
第一章 国际法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国际法的含义
第二节 国际法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国际法的性质与特点
第四节 国际法的参与者
第五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思考题
延伸阅读
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
第一节 国际法渊源的内涵与类别
第二节 国际法渊源的位阶与强行法
第三节 国际法的编 纂
思考题
延伸阅读
第二编 国际法主体
第三章 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概念
第二节 国家与政府承认
第三节 国家与政府继承
第四节 管辖与豁免
思考题
延伸阅读
第四章 国际组织
第一节 国际组织的内涵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
第四节 联合国
第五节 主要国际组织
思考题
延伸阅读
第五章 国际法上的私人
第一节 个人的国籍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和待遇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第四节 难民
第五节 跨国公司和非政府组织
思考题
延伸阅读
第三编 国际法客体
第六章 领土法
第一节 领土与时际法
第二节 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与变更方式
第三节 边界与边境制度
思考题
延伸阅读
第七章 海洋法
第一节 海洋法的范围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领海和毗连区
第三节 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
第四节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及群岛水域
第五节 公海
第六节 国际海底区域
思考题
延伸阅读
……
第四编 国际法律行为
第五编 国际法律责任与争端解决
核心参考文献
(二)国际关系的规则领域
当今世界,不仅武力使用、领土关系、海洋问题、航空问题、外空问题、环境保护、跨国经济等一系列问题可以用规则的方式来确立行为模式并提出解决方案,而且还有一些问题是专门的法律问题。也就是国家之间在法律领域的诸方面进行交往。专门意义上的法律问题,在国际法的整个框架之下并不广泛,一般而言包括民事、刑事司法协助和内务合作。民事司法协助一般是国家在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上对外国予以协助,具体包括通过国家之间的安排来提供涉外诉讼的证据、协助调查取证的程序,跨国民事诉讼的判决承认与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还包括国家之间就国家豁免的尺度和标准达成一致。刑事司法协助主要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确立追逃等规范、国家之间达成引渡协议或者进行引渡合作、国家之间在反腐败领域进行合作,等等。值得说明的是,只有国家基于法律制度、针对法律事务进行合作,才属于国际法问题。如果仅仅针对法律知识、法律技术、法律培训、法律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而非法律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则不属于国际法问题,而仅仅属于文化交流或者公共外交的范畴。
(三)国际关系的规则进程
美国国际法学者路易斯·亨金有一句名言:“在各国关系中,文明的进展可以认为是从武力到外交、从外交到法律的运动。”①虽然这个观点不是完全明晰准确地反映了国际关系的实际情况,还值得进行更加细致的历史定量与定性分析,但是,亨金却非常清楚地展示了一个规律:国际法总是非常敏感地体现着国际关系的发展,或者说,“国际法是在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在古代国际关系相对不发达的时代,国家之间的规范数量不多,影响也非常有限。在国家之间关系主要有武装力量来决定的时代,国际法的主要内容是战争与和平的规则,战争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当人类社会恢复理性,试图用更为温和、建设性的手段解决国家之间的关系之时,国际组织开始萌生,国家之间开始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争端,国际制度也相应地在各个领域逐渐确立。
中国古代的韩非子曾经讲过一个时代的明智选择应当是“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③中国典籍《吕氏春秋》中也提出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论断。④这种观点用来说明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状态也是非常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