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修订仍以注重应用为主要编著线索,吸收了当前国内外管理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围绕管理活动的五大职能(即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展开。全书共分12章,分别阐述了管理学基础知识、管理的环境与背景、决策与计划、组织管理与组织文化、领导与激励、控制与沟通、创业与创新等内容,同时特别注重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全书体例新颖,内容及案例翔实,凸显了管理的实践性。《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管理学原理(第2版)》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其他学科及其他各类学生的参考书,更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读物。
实用性:全书体例新颖,内容及案例翔实,凸显了管理的实践性,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 实战性:既有成功案例,又有失败案例,易于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探求管理真谛,打开成功之门。 前瞻性:注重学科的先进性。对管理职能的阐述以及对管理未来的发展融入了最新的管理理论。
第二版前言
本书自2006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因其系统性、实用性、实战性、针对性等特点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已累计印刷12次,并获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学校应用型特色规划教材经管系列”优秀专业图书奖。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和形势的变迁,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能也呈现出了动态的调整变化,出现了许多前沿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因此本岀有必要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再版。
本书修订的基本思路是:仍以注重应用为主要编著线索,吸收了当前国内外管理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体现教材内容的时代性、科学性。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第一,在理论体系方面,编者以第一版的体系框架为基础,吸收了当前国内外管理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围绕管理活动的五大职能(即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展开,引入了伦理思想、绩效管理、运营与质量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引入了创业学的相关思想。这些新模块的引入充实了第一版的理论体系,与当前社会对经济管理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更好地应对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学习偏好。
第二,在案例选取方面,本书选取一部分密切结合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典型案例,增强本书的现实性和趣味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经济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的新变化及新趋势。
第三,在技能训练方面,第二版根据企业管理的流程加入了既实用又简单易学的量化分析方法,增强了本书的实际应用性。
本书第二版由倪杰教授担任主编并承担修改定稿工作。全书共12章,各章修订者是:倪杰、姚雨辰,第一、七、十一章;嵇坚,第二章;罗茜,第三、九、十二章;周璐,第四、八章;崔斌,第五章;陶应虎,第六章;熊继新,第十章。
另外,本书配有电子课件,以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下载地址:www.tup.com.cn。
本书在再版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管理学方面的教材和著作,并引用了部分资料,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本书得到了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有关领导和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并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给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我们的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或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管理学界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3月
第一版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既需要大批优秀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而对应用型管理人才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虽然目前市场上各类管理学教材较多,但真正能满足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管理学的教材不多。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本富有应用型特色的管理学教材。
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系统性。本书的内容结构和章节安排做到了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力求系统、严密。
(2)实用性。考虑到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今后学习管理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在内容的组织上考虑了学生的易接受性,做到深入浅出、重点突出。
(3)实战性。每章都配有与本章内容紧密相关的案例,既有成功的,又有失败的;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供读者综合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其中的成败得失,便于读者从中探求管理学的真谛,打开成功之门。
(4)针对性。通过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技能训练,我们将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与技能训练三个教学环节既有机的统一,又层层推进,以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转变。
(5)前瞻性。本书注重学科的先进性,对管理职能的阐述以及对管理未来的发展都融入了最新的管理理论。
另外,本书配有电子课件,以适应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下载地址:www.tup.com.cn。
本书由倪杰担任主编并承担全书的修改定稿工作。全书共13章,参加编写的人员及分工是:倪杰、姚振平,第一、十一章;王卫东、嵇坚、朱丽莉,第二、十三章;胡圣浩、倪杰,第三章;周璐,第四章;崔斌,第五章;陶应虎、朱丽莉,第六章;胡圣浩,第七章;许芳,第八、九章;熊继新,第十章;吴秀红、周璐,第十二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管理学方面的教材和著作,并引用了部分资料,在此特作说明,并向有关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本书得到了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及海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亚学院的有关领导和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并得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给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我们的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或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和管理学界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编 者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管理概述与重要性
一、管理的含义
二、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二、管理的性质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什么是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角色
三、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
四、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的
管理者
第四节 管理的原理与方法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学的特性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与管理
思想
一、古代的管理实践活动与管理
思想
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理论
第三节 人际关系理论和行为科学
一、霍桑实验
二、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行为科学的贡献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学派
一、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二、系统管理学派
三、决策理论学派
四、经验主义理论学派
五、权变理论学派
第五节 当代管理问题及其挑战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
面临的环境与挑战
二、管理研究领域的拓展
三、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管理环境与背景
第一节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二、影响国际经济环境的因素
三、全球化管理的挑战
第二节 伦理环境及其管理
一、伦理与管理伦理
二、组织背景中的伦理管理
三、当代企业伦理的热点问题
第三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社会责任的产生与演进
二、社会责任的定义
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
四、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
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决策
第一节 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定义及特点
二、决策的类型
三、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四、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二节 决策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一、决策的程序
二、影响决策的因素
第三节 决策的一般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二、定量决策方法
第四节 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一、“完全理性”假设
二、“有限理性”模型
三、非理性决策
第五节 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一、个人决策的影响因素
二、群体决策的兴起
三、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的比较
四、进行有效的群体决策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计划
第一节 计划概述
一、计划的含义与作用
二、计划的种类
三、计划的层次体系
四、计划编制的程序
第二节 战略管理
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二、战略管理过程
第三节 计划工作的方法
一、甘特图法
二、滚动计划法
三、线性规划法
四、网络计划技术
第四节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思想的发展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三、目标管理的步骤
四、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组织管理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含义
二、组织的类型
三、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和依据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态
三、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概述
二、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规划
四、工作分析
五、员工招聘
六、绩效考评
七、薪酬制度
……
第七章 组织文化
第八章 领导
第九章 激励
第十章 控制
第十二章 创业与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