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文字中,心脏在搏动;在这语言里,灵魂正升起。
《经营哲学&阿米巴经营实学二十二条经规:构建幸福型企业》旨意不在表达概念的永恒秩序,理论的完整有序,而是多角度呈现了人生、企业获得幸福的精妙大道与具体途径。全书以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阿米巴经营实学缘起之法,融合中外优秀杰出企业家的经营实践与心得,构建形成中国企业自己的哲学与实学——它深刻阐明了企业的经营本质、管理本真,径直指向终极市场真理。尤其可贵的是,它在阐明企业幸福、基业长青要诀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生幸福与爱的真谛。
●现代企业应该如何管理,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现代企业?
●本书以阿米巴经营哲学为基础,多角度呈现了人生、企业获得幸福的精妙大道与具体途径
●一本极具启示性的经营管理经典著作
●人生幸福的真谛,组织发展的准则,基业长青的密码
黄海平,中国商业哲学家、阿米巴经营专家、人文学者、幸福型企业创导者。
★北京大学企业家研究中心副主任、阿米巴经营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
★《销售与市场商学院》专栏作家,《商业评价》专栏作家,“心灵密码——幸福的真谛”全国大型公益巡讲发起人,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特邀专家、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
★教育专家,心灵哲学创导者,身心灵幸福导师,作家。
★多家企业经营管理顾问,曾任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市集团大区经理。
★研究领域企业经营管理及“身·心·灵”和谐发展研究学者,研究主讲课题包括:《经营哲学》、《阿米巴经营》、《卓越领导力》、《构建幸福型企业——个人成长、组织发展的共赢范式》、《心灵密码,幸福的真谛——让身体更健康,让事业更成功,让生活更幸福》、《国学智慧与现代人生》、《天下大道》、《心智模式——塑造美的心灵》等。
★出版作品经营管理作品《经营哲学&阿米巴经营实学二十二条经规——构建幸福型企业》,励志作品《生命的家书——来点幸福来点爱》、《成功在心》、《点亮人生》,营销作品《人文营销》,长篇小说《佚人手记》,散文集《浮生笔记》,诗集《春天,一个人的教堂》,合著主笔《基业的长青——企业良心》、《人生的成就——职业良心》、《心灵的福祉——公民良心》、
《一本书读懂中华圣贤——人生必经的思想巅峰之旅(中国卷)》,编译作品《守住你的高地》、《引领者之路》、《完美飞行——人生必经的思想巅峰之旅(外国卷)》。
经规○一 哲·学
高层次的公有哲学
关注我的哲学,而非经营
稻盛和夫: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经规○二 义·利
义利合一:基业常青之道
当《论语》遇上算盘
洛克菲勒:世界首富的义举
经规○三 精·神
盘点你的精神资源
如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
杨卓舒:从太阳城到理想国
经规○四 知·行
知行合一,人生的修为
圣贤的洞见
李嘉诚:真知与实践
经规○五 幸·福
企业的首要责任
构建幸福型企业
李书福:对话经营之圣
经规○六 人·本
何为“以人为本”
员工第一,无关道德,关乎战略
乔布斯:苹果的味道
经规○七 至·善
最善的方式
百善孝为先
玫琳凯·艾施:做一个丰富而成功的人
经规○八 小·美
小的是美的
审美滋养生命力
于东来:蚂蚁撼动大象
经规○九 真·爱
率真黄鸣:一个人的战争
爱的法则
舒尔茨:没有员工,只有伙伴
经规一○ 思·维
积极思维成功方程式
阳光心态的修炼
张瑞敏:砸!砸!砸!
经规一一 领·袖
恭良厚重,领袖资质
杰出领袖与卓越团队
索罗斯:梦想渐行渐远
经规一二 改·善
持续改善日益精进
阿米巴经营的精髓
张勇:海底捞在前进
经规一三 情·勇
点燃你的热情
激发内在勇气
李健熙:奇迹在低语
经规一四 使·命
目标、目的与使命
战略的自由落体
黄怒波:诗意登山者
经规一五 现·场
答案永远在现场
现场有神灵
聂圣哲:尊重人,成就人
经规一六 数·字
数字会说话
经营管理会计ABC
比尔·盖茨:贫穷的启示
经规一七 敬·天
敬天爱人
利事利他
亨利·福特:我的未知
经规一八 品·格
品格、品位与品牌
品牌基因与土壤
李秀森:再进一步
经规一九 心·法
心法唯上
整体连接
陈贤耿:心灵“风语者”
经规二○ 创·新
创新是一条河
历久弥新的愿望
拉里·佩奇:生命的乐趣
经规二一 信·仰
我信,我幸
三信如初
松下幸之助:信仰之光
经规二二 超·越
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超越自我,没有疆界
马云:无界之舞
跋时·空
是时候了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如果你去登香山,几乎不用怎么准备就可以到达山顶。但是如果你去攀登珠穆朗玛峰,那就要做好十分精心的准备了,甚至要经历艰苦的训练,制订极为周密的计划。
做企业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想通过做企业挣点钱养家糊口,也许不用学习哲学,只要找个场地,弄些产品销售就可以了。但如果要将生意做成事业,那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
我们学过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实际上他还阐述了一条成功定律,又称苦功定律——你若想获得知识,你该下苦功;你若想获得食物,你该下苦功,因为辛苦是获得一切的定律。
从心理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得到成长,持续不断地成长,不然我们就会生病。
成长意味着我们思想认知的拓宽、加深,意味着我们的情感变得纯洁,我们的内心变得柔软敏感,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亲密层次越来越深。
这种关系,包括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行为的,灵性的。
就像树木向天空生长,攀登更高的生命巅峰、爱的巅峰,也是我们的本能。生命的成长,即爱的成长。
攀登没有捷径,更不能请人代劳。
你饿了,别人并不能替你吃饭,同样,你的生命之花,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你开放。
一切的芬芳,一切的绽放,都要亲历亲为。如果剽窃不属于你的生命的东西,这些东西只会毁坏你的生命。
论文可以剽窃,技术可以剽窃,名利可以剽窃,唯独生命的成长与开花,不能剽窃。
在稻盛和夫看来,生命就像一场旅程,旅程的目的是为了在旅程中将灵魂打扫得更干净。
经营需要哲学,稻盛和夫认为有以下三个理由——
一、所谓哲学,首先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经营公司无论如何都必须有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规则或事项,这些作为“哲学”,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地确立起来。
但是,在事实上,公司的这种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并不明确的企业比比皆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无论古今中外,各色各样的企业丑闻不断发生,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大企业甚至也因为这一原因而遭到无情的淘汰。
回顾过去,在日本,因食品作假的雪印乳业公司、因做假账粉饰财务数据的钟纺公司,这类历史上的名门大企业都消失了。在美国,大型能源企业安然公司,美国第二的世界通信公司,皆因财务做假而崩溃。
在中国,大型乳制品企业三鹿集团,因为对三聚氰氨事件负有责任,导致资不抵债而破产。
以上的例子,起因都是企业忽视了经营企业必须遵守的规范规则。企业舞弊丑闻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确立自己的“哲学”,或者说这种“哲学”没有在企业里面渗透。
二、所谓“哲学”,它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企业的目标,即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同时这种“哲学”还要表明,为了实现自己希望的、理想的企业目的,需要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因此,这种哲学在企业经营中必不可缺。
京瓷公司刚刚成立时,在日本的古都京都西侧的中京区西京原町借了一间木结构的房屋,当时员工尚未满百,面对他们稻盛和夫就反复强调:“要把京瓷这个公司办成西京原町第一的企业,西京原町第一以后,就要瞄准中京区第一,中京区第一以后,接着是京都第一,实现了京都第一,再就是日本第一,日本第一后,当然就要世界第一。”这在当时宛如一个梦想。
这既是给员工们的一个梦想,也为了鼓励作为经营者的自己。恁心而论,在说出这种梦想的一瞬间,稻盛和夫心中也有疑虑。
当时汽车产业蓬勃兴起,西京原町已经有了非常有名的企业京都机械工具公司。这个企业从早到晚满负荷工作。要超过它成为西京原町第一,实在太难了。
说到中京区第一,有人就会想到岛津制作所,当时它就已经是日本制造理化设备第一的公司,近年来还出过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要想超过岛津制作所,稻盛和夫本人也认为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更何况是日本第一。仅看同行,当时就有“日本电瓷瓶公司”和“日本特殊陶业公司”两家名门企业耸立在精密陶瓷的行业里,弱不禁风的京瓷公司却要瞄准日本第一,未免太过荒唐无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