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依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一-这一系列重大成就和标志性事件,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刮目相看。于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了国内外许多人探讨的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这一个成立已经近百年、执政超过70年的政党,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什么它能够不断逢凶化吉、战胜困境?它到底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无优势?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围绕国内外读者关注的15个重大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准确的解读,既不是一般的理论读物,也不是传统的党史著作,而是试图实现二者的结合。它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不仅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还非常具有可读性,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广大党员群众看得进、读得懂、愿意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有机会写书的再版前言,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书系的五本书还能再版,说明书中的基本结论和观点没有过时。
近年来,随着中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共产党。一些人在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同外国政党人士的交流中,我感到有必要写本书,解读中国共产党取得多方面成功的原因。于是,在201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和同事编写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该书出版后,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光在国内发行量很大,还出版了多种外文版本。
2012年,我们团队又编写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这本书主要解读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重点是叙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形成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方略。包括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制度,政党制度和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特别行政区制度,干部管理制度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谢春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1988年起在中共中央党校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务部主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院)委委员,挂职浙江省金华市副市长。
主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反腐败?》《中国共产党如何治党?》等书。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是中共十九da代表,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第一章 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一个国家的“两个世界”
建立多党派联合政府
农民“躺着翻过身来”
信任的流失
国共两党的鲜明对比
第二章 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多年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
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不要四面出击”
土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经济
“新旧社会两重天”
第三章 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动机与效果的严重背离
犯错误期间也有重要成就
领袖与群众同甘共苦
正确对待所犯错误
第四章 为什么没有像苏东共产党那样丧失执政地位?
探索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改变中国命运
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
“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第五章 为什么能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
粮食是中国人的命根子
联合国最后一批援华粮食
袁隆平的杰出贡献
粮食安全仍需警钟长鸣
第六章 为什么能把中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扭住经济建设不放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打开国门拥抱世界
把科技教育作为支点
……
第七章 为什么能实现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
第八章 为什么能实行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
第九章 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第十章 为什么能保持香港、澳门的繁荣与稳定?
第十一章 为什么能使台湾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第十二章 为什么能赢得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第十三章 为什么能高效抗震救灾和成功举办奥运会?
第十四章 为什么能唤起民众、凝聚人心?
第十五章 为什么能管理好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
结语 中国共产党能成功应对面临的挑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