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中医思维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中医药高等教育是在现代科学文化环境中,对中医学专业大学生实施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中医学的继承性教学.但由于时代的差异和认知思维模式的不同。学生学比较困难,所以必须要对中医学类专业的大学行中医思维能力训练。
一、学生学学的困惑
(一)困惑的表现
首先是听不懂,诸如中医理论中的许多名词、术语,如气、气化、正气、邪气等,其含义是什么.很难理解。
其次是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组织的词语会找不到实体。如藏象学说本是讲述人体结构和组成的著作.但却在人的肌体中找不到相应的脏器,如三焦、脾等等。
再次是找不到理论的逻辑关系,因为中医学中名词、术语的含义都不是抽象的概念,也找不到其中可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比如心为什么可属阴叉可属阳等。
最后是中医学的理论本是关于人的机体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阐述,为什么不能展现其实体存在呢?为什么不能借助实验的方法辅助教学呢?学生们都不太清楚。
(二)问题的严重性
中医学类专业大学生在学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导致学的严重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教学内容。不理解知识点的正确含义,更难以在整体层面把握中医学各相关科目的知识体系。期末考试全靠死记硬背,一个学期下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到的中医知识很少,甚至整个学业结束了还没有真正中医的大门。
第二,专业思想不稳定。学学遇到了困难,又找不到突破困境的途径,必然会引起学生们对专业认知的怀疑,甚至怀疑中医学的科学性。
第三,西医化趋势。学生们由于找不到学学的有效方法.而西医学的理论和技术却容易被接受,加之见医化倾向。导致绝大部分的中医学类专业毕业生都不能坚持以传统中医学的理、法、方、药的理念和原则从事实践。
如果上述情况不能有效地改变,当老一代中医相继离开临床第一线后,中医事业后继乏人的结局将是不可避免的。
二、学困难的原因
上述内容是引导同学们道出的学学的实际困难,同时推测了这些困难可能引起的后果。接下来.我们应当共同寻找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