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与我的“江南情结”
一
最早知道《西洲曲》是因为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
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今晚若有人采莲,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尽管这些都是至今仍能背诵出来的句子,但是,对当初那个一点儿江南经验也无的北方孩子,又能指望他从中读出什么特殊的意味呢?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从来也没有觉得它是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