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具体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作者参加工作的时间为序,记录了工作中的一些点滴,再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第二部分收录了作者参与或主持的几个课题的研究报告或方案,以及2008年以来作者本人所撰写的发表或获奖的主要教育教学经验文章。
李清富,男,汉族,中□□员,生于1966年8月,本科文凭,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曾先后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担任学校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校长、党支部书记等工作18年,现任教于威信县旧城中学,是威信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暨昭通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威信县初中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兼职教研员。
作者曾参与省级课题《推广尝试教学成果的开发性实验研究》《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个案研究》的研究,主持了云南省“十一五”立项课题《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与云南省“十二五”立项课题《农村初中“三生教育”教学研究》的研究工作。作者勤于笔耕,先后有《“旧城旅游区的开发”开放式作文教学设计》等三十多篇教学文章在《中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研究》《当代云南教育论文大系》《昭通教育》《威信教育》等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或获奖,所指导的青年教师有二十多人在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文章三十多篇。
□009年1□月,作者申报的科研成果获得云南省教育学会二等奖;□010年7月,所主持的《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成果获得全国“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作者1998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00□年获云南省第二届“科技兴乡”贡献奖,□016年5月获昭通市首届“名教师”称号,□017年9月被评为昭通市首届“优秀骨□□□”。
自序
第一部分 行走在弯弯的山路上
引子
第一节 初为人师记忆新
1.没有课本的课
2.转接新班级
3.公章风波
4.一把洗锅刷
5.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6.一次及时的家访
7.煤油灯下的第一
8.因误解而辞去校长职务
第二节 昼教夜读听风雨
1.享受山野的宁静
2.读《五凤朝阳刀》收获为人处事之道
3.读《中医学》明教书育人之理
4.读《毛泽东选集》提升思想认识
5.在观察思考中学苗族语言
6.被老会计感动
7.教学笔记获奖
第三节 勤教乐研十三载
1.迎难而上接差班
2.第一次全面反思
3.成果不断的3年
4.反思后的成长
5.曾经这样“扶贫”
6.一碗糖水心中暖
7.接踵而至的一个个“第一”
8.引领团队成长
9.一个有点“严苛”的发展目标
10.人总是在磨炼中成长
第四节 临危受命结硕果
1.举步维艰终出谷底
2.课题引领走向第一
3.促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
第五节 重起征程再发展
1.登上初中讲台
2.解决学生桌凳
3.用行动证明自己
4.难产的课题研究
5.不断创新的历史记录
6.到北京领奖去
7.品味大理丽江古文化
8.全员培训上分享快乐
第六节 功过是非任评说
1.又一次临危受命
2.订规划谋发展
3.发奖金提质量
4.为保操作考试苦奔波
5.课题引领促进提升
6.省城命题喜受锻炼
第七节 重回故地任劳怨
1.三班语文结硕果
2.真情倾注
3.引领团队勤研修
第二部分 静听花开的声音
第一节 课题研究搭2台
农村初中“三生教育”实践与探索
“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
让特岗教师更快成长
《综合利用地方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研究》实验方案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个案研究
《农村教师队伍基本素养的提高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
第二节 探索反思留足迹
创先争优我先行
悟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
苦涩的“快乐”生活
笑对挫折 苦尽甘来
闲情雅趣共美景豁达乐观话人生
引导学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例谈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课题:水田红色旅游区的开发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倾听
感悟竹石精神引领观念更新
把“建议”作为行动的指南
流程清晰特色鲜明
威信县2016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综述
“防欺凌、反暴力”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责任
再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第三节 引领研修看花开
浅谈高效语文课堂的四步经营法
《生命的潜能》教学设计
《有目标地生活》教学设计
《生命因独特而美丽》教学设计
寓情于景 寓学于乐
《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阅读教学设计
读李镇西《做2好的老师》有感
爱是教育2好的助推力
让信仰在空中飘扬
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小谈中考作文
期待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读《做2好的老师》有感
樵的诉说
读《写作教学教什么》之心得体会
坚守“底线教育”
在管理育人中着眼学生成长
《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夜归人(组诗)
读《新教育》之体会
世人都在寻找一个传说(诗三首)
一块石头的倾诉
做一个会做研究的老师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