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桑植民歌研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文库)
定 价:¥68
中 教 价:¥30.60 (4.50折)
库 存 数: 0
居于多民族杂居和多文化板块交接的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而言,多民族杂居之中的民族音乐始终处于多民族传统文化交融与现代化关系紧张的过程中,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其文化流变呈现出多样性的面貌,是多重文化审美与观念的叠加整合。同时,这一现象也是当前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影响文化审美领域的一个缩影与切入点,桑植民歌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湖南省的桑植县被誉为“民歌之乡”,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民歌资源。千百年来的民族迁徙、族际交往、民族融合等因素,使桑植民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艺术特征,本书试图运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桑植民歌为对象,从它的生成背景、题材内容和体裁形式、艺术特征、多元文化的哺育和传承保护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桑植民歌的音乐文化融合现象。
乐之乐(1981-),瑶族,湖南宁远人,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9月,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攻读音乐与舞蹈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向)博士学位,师从樊祖荫教授,2018 年获得博士学位。乐之乐,长期从事音乐教学及其研究。主讲中外声乐艺术史、声乐、湘西民歌赏析、西南少数民族演唱研习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声乐艺术。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民委、湖南省社科基金及教育厅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在《中国音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余篇。2015年,被湖南芒果卫视评为“最美西部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