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航空航天概论》以飞行器为中心,主要讲述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军事航空航天发展历程、空军发展史和空中作战史,并对军事航空航天力量构成及作战使用等进行系统介绍。
该书的特点是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在阐述航空航天领域发展概况及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力图反映航空航天技术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并注重突出军事应用特色,将技术基础、装备特征与作战应用相融合。
《军事航空航天概论》主要面向航空航天类高等学校的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军事航空航天爱好者的科普读物。
航空航天技术是诸多科技领域的高度集成,具有高度综合的特性。航空航天已经成为21世纪最活跃和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航空航天也是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命脉,代表了一个国家的重要利益。现代战争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对抗,航空航天高度融合和空天一体的发展趋势,使得军事航空航天力量越来越成为现代国防军事的主导力量。
本书作为空军军种核心基础课程教材,主要面向空军生长本科学员,以及参加岗前培训的国防生和新入伍的大学生。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力求以一个较为新颖的体例结构搭建军事航空航天概论的整体框架。全书以飞行器为中心,主要讲述航空航天的基本概念、军事航空航天发展历程、空军发展史和空中作战史,并对军事航空航天力量构成及作战使用等进行系统介绍。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读者对军事航空航天的兴趣、激发对空军热爱、自豪的情感,对空军文化的认同感,并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空军飞行、各类装备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
为强调整体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念,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本书在阐述航空和航天领域发展概况及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力图反映航空航天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并注重突出军事应用特色,将技术基础、装备特征与作战应用相融合。全书内容丰富,叙述简明,体系新颖,并配以大量图片和相关资料,在有限篇幅内为读者了解军事航空航天领域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知识提供一幅全景图像。
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军事航空航天的内涵,并对我国军事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和人民空军文化与战斗精神进行系统的介绍;第二章扼要地对航空航天器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对航空航天装备中的动力装置和关键机载设备进行全面的介绍;第三章以作战样式转变为主线,辅以经典空中作战案例,分阶段叙述军事航空装备与军事变革相互推动的发展历程;第四章对航天工程主体装备的发展历程及其军事运用进行介绍;第五章介绍飞机、航天器、导弹等不同类别航空航天装备各自对应的地面设施与保障系统;第六章从力量构成、系统特点、发展规划等方面对世界上主要的空天力量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对比;第七章对未来“空、天、网”一体化作战样式及相应的空天力量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本书由李学仁、程礼、尚柏林任主编。编写分工:第一章由李学仁编写,第二章由程礼、胡孟权和张登成编写,第三章由郭基联、王卓健和钱坤编写,第四章由苏新兵和丁键编写,第五章由周瑞祥和马千里编写,第六章由陈鑫和常飞编写,第七章由李小刚和骆广琦编写。
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军事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军事航空航天理论研究有待于完善与发展,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军事航空航天的内涵
第二节 我国军事航空航天发展历程
第三节 人民空军文化与战斗精神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航空航天器基本原理
第一节 飞行环境
第二节 航空器飞行原理
第三节 航天器运行原理
第四节 航空与航天动力
第五节 航空机载设备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军事航空的发展及作战运用
第一节 早期的军事应用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发展与军事运用
第三节 喷气时代的发展与军事运用
第四节 高技术局部战争与空中作战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航天发展及军事应用
第一节 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
第二节 军用卫星
第三节 载人航天系统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地面设施与保障系统
第一节 机场及保障设施
第二节 航天地面设备及保障系统
第三节 导弹发射装置和地面设备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世界主要空天军事力量
第一节 世界航空军事力量
第二节 世界航天军事力量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空天力量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空、天、网”一体化作战
第二节 临近空间飞行器
第三节 未来空天力量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思考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