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业2025年,国务院对我国劳动素质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2014年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紧接着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人社部也于2015年出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27号)。一时间,“学徒制”一词成为教育界和培训界的热搜。学徒制发源于英国,德国引进后转化为双元制,澳大利亚引进后转化为培训包,我国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培训部和教育部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引进,在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和上海顶通物流公司进行试点,由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出面聘请英国培生颁证机构推荐的英国瑞尔学院负责技术辅导。试点成功后,再由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全国行业试点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权上海环众咨询和东莞环众公司在全国推广并取得巨大成果。编写本书的目的是收集国内推广成功案例,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英现代学徒制培训体系的精华进行整理汇编,以期能抛砖引玉,让更多教育界和企业界的朋友共襄盛举,共同为我国人才升级而努力奋斗,让国内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使本书汇编的项目成果成为教育部1+X证书制度中的经典案例。
本书的前三章讲述了英国学徒制的基础理论和体系架构;第四章和第五章说明的是评估师的工作流程和能力要求;第六章和第七章说明的是内审员的工作流程和能力要求;第八章和第九章探讨的是英国的学徒在培训和工作中所拥有的权益;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列举了学校和企业学徒制的案例及课题文章,其中包含获得2018年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以及获得2019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校企合作优秀案例奖的广东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培训体系项目。
本书适合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团队阅读,也适合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和各部门主管阅读,同时,还适合教育科学研究团队或企业咨询团队阅读。本书可作为现场主管培训体系建设用书,也可作为操作岗位主管的培训体系建设用书。本书的实践案例表明,参与者对学徒制的评价是:具有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学与用的矛盾,解决培训质量控制的难题,提升校企合作效率,打破产教融合困境,清除教与学的对立,改善人才流动的瓶颈,缩短培训实践与降低培训成本等的优点。学徒的能力不仅要用定量的方式去评价,也要用定性的方法去评估。在英国的教育和培训理念中,学习分数和工作表现不仅是学徒自己的头等大事,也是评估师和企业应尽的责任。因此,学徒制的评估方法应充分满足各方的需求,保障每个人的工作质量符合颁证机构的要求。英国学徒制评估体系共有三层把关机制,从评估师到内审员再到外审员,都是为了确保学徒的能力可以长期地符合企业岗位及人才市场的要求。评估不但是对学徒在岗位上的能力评估,也是对评估师、内审员培训质量的评估。这样的机制能确保学徒的能力,还能确保学徒评估过程的合理性、效益性及可靠性。本书对评估师和内审员的工作流程也做了说明:评估师对学徒负责;内审员对评估师负责。由于评估活动是在人与人之间展开的,为了确保评估学徒能力的过程和结果是公平的,还会由内审员来检查评估师的工作。因此这样的机制可确保学徒的能力和工作质量,让企业和学校有意愿导入这样的培训体系。尤其是当评估师和内审员的能力也被颁证机构要求的时候,企业和学校会更加信任整个培训的体系和框架。在我国,学徒制的培训和导入是要下决心的,学校的教师要花时间,学徒要投入到工作中,企业要担起雇主的责任等。但这样的付出能让专业教师获得国际评估师的能力,让学徒具备国际职业标准岗位要求的技能,让企业掌握国际上培训新进员工或提升员工能力所使用的方法。
本书的完成要感谢我在英国的领导戴比·珊德利(Debbie Shandley)总裁,感谢她在工作上给予我的支持与栽培,让我能了解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培训是如何开展和实施的。也要感谢雀巢和康师傅的销售战略顾问刘乾宗及台北数位集团董事长蓝信彰,他们的协助让我对行业和市场需求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还要感谢台湾文化大学财务学教授齐德彰和台湾环玮物流常务董事杨旭平两位前辈的耐心教导,感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的悉心指导,感谢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校长李建成和上海顶通物流公司总经理张钦楷的鼎力相助。另外,还要感谢东莞糖酒集团董事长叶志坚和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衡的大力支持。最后,感谢上海环众咨询团队为本书提供材料,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仓促付梓,疏漏在所难免,由于作者水平和能力所限,难免出现错误和疏漏,还望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