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典名著青少年文库”的第一辑,推出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四大名著”的节编本。由于节编者大都是文化大师,所以,阅读这套节编本,从思想认知到知识阈限,对青少年读者来说无疑是在聆听“大师讲堂”。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氛围下出版此丛书,我们认为是一个颇具文化品格的积极贡献。
大师们在基本保留原著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的前提下,对作品做了一番艰苦的缩减工作,既剔除了原作中某些旧时代的思想文化痕迹和一些旁逸斜出的繁杂情节,保留了作品的精华,又为青少年读者接近古典名著提供了捷径,节约了阅读时间。这套书应该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广泛欢迎。
这四部书的正文,是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宝文堂书店版为底本录排的,另做了注释。此次出版,我们在遵循古白话出版物的文字使用规范的同时,做了一些细致的工作,对宝文堂版中少量明显的疏漏(衍字,如:混撒村混打等;刻工手误,如:言犹末了、如雷灌耳、嗳声叹气、掩旗息鼓、跨一口刀、谁合谁、拐湾、点污等;异体字,如:併、冤雠、胞膊等),做了规范性订正,对于在古代典籍的整理出版中往往维持原状的某些明显的错字(如:从新、耽心、搀杂、奈烦、病证、是必、按纳不住、手捻朴刀、惊杀我也等),考虑到本丛书的读者主要是青少年而非专业的文史工作者,出于对厘清文词的是非对错、减弱基本概念的模糊与混淆度的企望,均作了订正,而对某些具有典型的标本意义的语词流变现象(如:他、那、分付、喝采、留连、栏干、火伴、跌交、沈吟半晌、两枝人马等),也适当地做了一些保留,以帮助读者打开眼界和知识阈限。
周振甫(1911—2000,
原名麟瑞,笔名振甫。浙江平湖人。我国现当代著名文史学者、资深编辑家。1931年,他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随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先生学习治学,1933年,上海开明书店为古代典籍《辞通》招录校对,周振甫经《老学庵笔记》断句测验人行。后又校对了王伯祥主编的《二十五史补编》。开明书店出版的“中学生丛书”,他编了《班超》、 《东汉党锢》等,注释了“开明活页文选”。
他选注过《严复诗文选》,著有《毛主席诗词浅释》、《鲁迅诗歌注》、《诗词例话》、 《文章例话》、 《诗品释注》、 《古代战纪选》、 《谭嗣同文选注》、《文论漫笔》等,著有《周振甫文集》十卷。他还为中华书局全译了《文心雕龙》,参加了新版《鲁迅全集》的部分注释的定稿及校勘《明史》的工作;他审阅加工的书稿有:《管锥编》、 《管锥编增订》、 《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 《楚辞补注》、《酉阳杂俎》、 《唐人绝句选》、 《南社》、 《诗林广记》、 《后村诗话》、《文史通义校注.》和补订本《谈艺录》、《洛阳伽蓝记译注》等。于2000年5月15曰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