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其已经不是移动电话,而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是人体的一种全新感觉器官。虽然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手机,目前已经经历了3代的发展,目前全球共有60亿人使用手机。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迷你型电脑。手机已经成为新媒体中的新媒体,成为了网络媒体的延伸与组成要素。如果说过去的10多年中,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那么今后10年,手机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及媒体产业。
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最早从事新媒体研究和教学,而且是论文论著被引用率最高的学者之一。先后在日本东京电通、美国硅谷作研修与高级访问学者;曾应邀在香港树仁大学讲学。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1年3月出版的《网络媒体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最早研究新媒体的专著之一,尤其是2006年出版的《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国内第一部和被引用率最高的研究手机媒体的专著。已经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13种。其他有影响的著作有:《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4年第2版(获得2004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2009年第3版;《网民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技术最新发展及其影响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网络传播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十五规划重点教材);《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电子与网络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手机媒体:新媒体中的新革命》(华夏出版社),2010年;《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主持并按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播技术最新发展及其影响研究”、“手机媒体及其管理研究”的项目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一代互联网环境下舆论引导与控制对策研究》,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在“茉莉花革命”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被选为《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6期下半月的封面人物。
序言
第1章 手机媒体概说
第1节 手机的诞生与发展
第2节 手机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
一 手机在中国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跨越的尝试
二 日本I-MODE催生了手机媒体
三 手机媒体的概念
第3节 3G使手机媒体走向成熟
一 TD-SCDMA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
二 3G为手机媒体的成熟奠定了技术基础
第2章 手机媒体: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1节 手机媒体的特征
一 手机媒体的优势
二 手机传播的不足
第2节 手机媒体与新闻传播
一 手机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
二 发展手机媒体要克服的“瓶颈”
第3节 手机传播带来的冲击
一 改变现有传播格局
二 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三 手机媒体的发展导致社会控制进一步弱化
第4节 手机用户研究
一 为什么称手机用户而不说手机传播中的受众
二 手机传播的便携性、互动性、主动性、选择性
三 手机媒体用户普遍比较年轻
四 手机用户的类型与心理
五 手机用户动机分析
六 手机用户的娱乐化消费心理
七 中国手机网民的特征
第5节 拍摄手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 拍摄手机的传播特性
二 拍摄手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三 媒体与拍照手机“合作”
四 专业记者的新武器
五 拍摄手机在新闻传播中的不足
第6节 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
一 典型的错误观点
二 纸质媒体会消亡吗
第3章 手机中的人际传播——手机短信
第1节 手机短信与人际传播
一 手机短信的人际传播特征
二 手机短信传播的类型
三 手机短信传播的动机
四 手机短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使用
第2节 手机短信的利弊分析
一 手机短信的优势
二 短信传播的局限性
第3节 手机短信的传播特征
一 手机短信传播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
二 传统媒介环境与手机短信传播之间的融合
三 传播权利自由且分散化
四 传播过程的交互性和发散性
五 传播通道便捷、隐秘
……
第4章 手机报
第5章 手机出版
第6章 手机电视
第7章 移动博客
第8章 手机广告
第9章 移动增值服务
第10章 手机媒体引发的问题
第11章 手机媒体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利润模式
目前,国内一些手机报与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合作。该公司拥有中国移动全网彩信牌照,这种牌照现在申请非常困难。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移动只提供通路,合作主体是传统纸质报纸与好易时空公司,报纸负责项目推广,好易时空负责提供技术平台、远程服务器、编辑平台等。
分成方面,中国移动收取流量费,占四成收入,报纸和好易时空分享剩下的六成收入。在这六成收入中,报纸与好易时空按三七开分享订阅收入,按七三开分享广告收入,但好易时空的保底分成收入是3万元。整个手机报容量50K为上限,如果广告过多,可以特别加版。并且,国家现在对手机报的广告发布没有相应的政策规定。
手机报目前订阅收费以《中国妇女报》最贵,20元包月,《中国青年报》等基本上是15元包月。现在采取全国模式的各家手机报订户都在l万以上。
地方性手机报虽然也可以采取全国模式,但在地区模式下成本更低,更加适合地方性报纸的定位。采取地区模式的手机报中,当地的移动通信服务商也充当了合作的一方,并且由于与当地报业集团存在利益互补关系,手机报的推广和发送成本可以降低很多。
以《浙江日报》手机报为例,浙报手机报的三方合同包括报社、浙江在线和浙江移动,分成是浙报和浙江在线40%、移动60%,然后移动再跟凯信分成。浙报手机报2005年7月1日正式推出,免费时有2万订户,收费后包月5元,目前有5000订户。
在地区模式下,报纸付出的成本有广告费、编辑和硬件费用,每年总共不到100万元,广告费用所占比例较多。市场推广主要还是靠移动,移动现在的推广方式是群发少量彩信,每次6-10万元。
浙江省第一份手机报《杭州日报》手机报也是如此。2005年4月1日前,杭报手机报是免费体验阶段,有10万多订户;4月1日至12月31日是优惠期,有1万订户,5元包月;正式收费要达到8元包月。现在还没有广告收入,全靠彩信包月收费,分成是凯信10%、中国移动和《杭州日报》各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