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三农”发展道路研究》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汇集。《中国特色“三农”发展道路研究》一共汇集十二篇专题研究成果,分别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型期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中国未来主要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供需预测、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法律法规、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制度、征地制度改革、农民土地权益、农村合作组织、农村金融改革、农民工落户城镇与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对“三农”改革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农业现代化
以改革为根本动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与国民经济
转型期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的研究
农产品供给保障
中国未来主要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供需预测及政策建议
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政策
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
完善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中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制度研究报告
征地制度改革
征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研究报告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关于农村合作组织的问题研究
农村金融改革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基本途径
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农民工落户城镇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案
《中国特色“三农”发展道路研究》:
五、正确处理城乡间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
配置的关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
现阶段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更为广泛和复杂。改革的重点已经由农村内部利益关系的调整,转向工农、城乡以及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改革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城乡改革的关联性大大增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城乡统筹联动,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重大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课题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是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必然要求。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必须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财产,是农民维持生计的最基本保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地规模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加,违法征地、暴力征地频发,导致涉及土地的信访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风险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