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的语言无疑是*凝练、*优美、*有审美价值的。雪莱的那句“如冬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让多少陷于绝望的人重新燃起希望之火,鼓起勇气,迎接严冬过后的春天。徐志摩一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又让多少人陶醉。尼采的那句“上帝死了”,又给多少人以振聋发聩的启迪作用。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一个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经历。小说运用当时最时髦的手法——“意识流”,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它的问世,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也变而为“意识流”小说的集大成者。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十八章。表面看,每章内容晦涩凌乱,实则内部结构与荷马的《奥德赛》(“最经典英语文库”即将推出)有极相似之处。每章节都有独特的写作手法,对应《奥德赛》的某一故事主题。角色和情节也和《奥德赛》有层次上的对应。作者借古代神话故事,仿英雄史诗结构,意在创造一种反讽效果:现代社会是个缺乏英雄的社会,在现代人身上,已无一丝一毫的英雄影子!失落了崇高思想及英雄气概的现代人,多么空虚与平庸,多么渺小与悲哀!作者过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其笔下宏大的历史,被他那支生花的妙笔,变成了火柴盒里的西洋景。隔着火柴盒大的孔,看西洋景,孔中的小人物,忙忙碌碌,嬉笑怒骂,平凡琐碎。作者让读者一边看热闹,一边读历史;然而,他并没有把历史完全变成庸人的流水账——尽管《尤利西斯》包含了三十多种语言,和密密麻麻的文学、宗教、政治、历史的意象。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
叛逆·开拓·创新 ——序《尤利西斯》中译本
半世纪文学姻缘的结晶 (最新修订本序)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部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