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连安先生是历经新旧社会的老一辈相声演员,师从相声八德之一的焦德海,1928年在北京西单商场创办了首家相声演出场所启明茶社,使相声表演从撂地走进了剧场。他还是常氏相声的开创者,1966年去世。他的一生历经坎坷,为净化相声做出了贡献,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本书不仅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而且总结了其在教授以长子小蘑菇为代表的 蘑菇军团学习相声并使蘑菇军团在业内独领风骚的经验。同时,也将常氏家族若干年来形成的艺术严谨、乐于助人家风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给读者。常氏相声在相声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书无异于一部相声的发展史,极具出版价值。
常氏相声在相声界及喜爱相声艺术的读者中有广泛的基础,深受大众喜爱,同时在相声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恰逢常氏相声百年庆典,本书也算是献给该庆典和广大读者的一份礼物吧。书中讲述了常连安先生的人生经历,而且总结了其在教授以长子小蘑菇为代表的 蘑菇军团学习相声并使蘑菇军团在业内独领风骚的经验。同时,也将常氏家族若干年来形成的艺术严谨、乐于助人家风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给读者,并配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可读性极强。
常宝丰,天津市曲艺团相声演员(退休),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常氏相声第二代,从小受父亲常连安启蒙,1958年后历经郭荣起、张寿臣、张庆森、赵佩茹等先生的亲自传授。
鲍震培,南开大学教授,常年跟随已故曲艺理论家薛宝琨先生从事曲艺理论研究。
引子
第一章行路难
一生在皇城根下
二幼年丧父
三写给和打戏
四海参崴受挫
五才出狼窝又入虎口
六两次大难不死
七辗转回京久别重逢
八带艺作科喜(富)连成
九倒仓之痛
十在吴铁庵家的前前后后
第二章闯江湖
一第一次变戏法
二张垣五结义
三什刹海放河灯
四北上寻夫记
五太太认下郭老姑
六当戏法遇到相声
七圆粘和杵门子
八小蘑菇受夹磨
九三不管改说相声
十父子同拜张寿臣
十一为大哥物色搭档
第三章启明茶社
一说抗日相声二三事
二观众到家里送红包
三启明茶社的创立
四门前的三块牌子
五启明有四多
六蘑菇团的一天
七巧妙的斗争
八兼唱太平歌词
九郭荣起成了我姑父
十十年辛苦不寻常
第四章新生活
一、新旧社会两重天
二、大哥参加慰问团
三、痛失爱子
四、父亲教我们说相声
五、业精于勤苦做舟
六、单口相声的改编
七、艺无止境
八、广交朋友家庭研讨
十、仁厚宽慈爱好摄影
十一、只争朝夕
十二、告别演出
十三、写在最后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