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B48日本家喻户晓的少女偶像团体日本通缩经济中的奇迹缔造者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亲善大使什么是通缩文化、心智消费?萌、治愈、御宅族,互联网时代如何找到精神层面的奇迹驱动力?日经经济图书文化奖得主田中秀臣深度解读AKB48以复盘式思考,洞察格子裙棋局上的经济与文化深意追溯AKB48的本源与成长 探究粉丝经济模式的本体与启示AKB482005年,诞生于日本秋叶原诞生。2007年,崭露头角,成为日本新兴偶像团体。2010年,年度四部作品连续三周进入日本公信榜Top10。 AKB48日本家喻户晓的少女偶像团体日本通缩经济中的奇迹缔造者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亲善大使什么是通缩文化、心智消费?萌、治愈、御宅族,互联网时代如何找到精神层面的奇迹驱动力?日经经济图书文化奖得主田中秀臣深度解读AKB48以复盘式思考,洞察格子裙棋局上的经济与文化深意追溯AKB48的本源与成长 探究粉丝经济模式的本体与启示AKB482005年,诞生于日本秋叶原诞生。2007年,崭露头角,成为日本新兴偶像团体。2010年,年度四部作品连续三周进入日本公信榜Top10。2012年,AKB48担任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亲善大使。2014年,AKB48总选举收视率高达28.7%,海外粉丝为总选举贡献百万。AKB48的奇迹产业奇迹,7张发行首日销量突破百万,唱片总销量超过3000万张,创造互联网时代下唱片行业销售奇迹。日本金唱片奖艺人大奖三度得主,连续四年获得金唱片大奖。经济奇迹,带来400亿日元直接经济效益,800亿日元的间接经济效益,衍生经济效益300亿日元,总计产生高达1500亿日元的效益。文化奇迹,影响力超越地区与国界,在日本衍生出SKE48(名古屋)、NMB48(大阪)、HKT48(福冈);在海外成立姊妹团JKT48(印度尼西亚雅加达)、SNH48(中国上海)。
序言 由偶像认识日本经济
提起AKB48 这一偶像团体,相信有很多人认识她们吧!
AKB48 是日本作词家秋元康先生所建立的女子偶像团体。在日本公信榜(Oricon)的排名中,她们的新歌连续多次都是一进榜就夺冠,不管转到哪个电视频道,都有AKB48 成员参与的节目演出, 成员上过的杂志不计其数,AKB48 已然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该团体于2005 年成立,成员设定在48 人,以偶像团体而言, 如此多的团员人数非常少见。成员的年龄不尽相同,小到10 至14 岁,大到20 至24 岁。大家都是通过选秀活动挑选出来的,但如果再加上后来才诞生的系列团体,以及还不算正式成员的预备成员, 团体人数已达百人以上。这个团体的特别之处是,她们在秋叶原有个叫“AKB48 剧场”的专属演出场所,并且分成几个不同的组别,每天在剧场举办公演。
外界起初的感受是:“她们锁定的是秋叶原的偶像御宅族,属于拥有狂热粉丝会的偶像团体。”而且刚开始剧场没什么观众,经营得非常辛苦。但是,到了2007 年,她们首次登上日本NHK 红白歌会后,知名度开始提升,歌迷也渐渐增加了,特别是那些会到秋叶原观赏公演的狂热偶像粉丝。2009 年,AKB48 再次参加NHK 红白歌会,人气更加高涨。2010 年,AKB48 成立五周年时,她们已成为主流偶像团体,甚至有“日本国民偶像”之称。
我女儿目前13 岁,她非常喜欢AKB48,有好几本大篇幅报道AKB48 的书籍。据她说,不少AKB48 的成员都和她年龄相近,就好像姐姐一样,因此很有亲切感。
2010 年,AKB48 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之后,我才开始认真思考她们的事情。起因是日本电视台联播网的节目Zoom In !! SUPER 对我的采访。节目的工作人员来找我,请我从经济学角度谈谈AKB48,那时我刚好在休长假,所以就接受了采访。
我记得自己当时还不是很熟悉AKB48,心想:“怎么会来找我谈这种问题呢?”不过,虽然完全没头绪,但总要讲点什么,于是我去查了一些有关AKB48 的资料,也讲了一些该节目所要求的内容。后来我看了那期节目,发现他们把我讲话的那一段,放在了制作人秋元康的评论之后。参加节目的人一脸愕然,表现出一副为何要找经济学家谈AKB48 的神情。
以前我曾从经济学角度评论过“韩流”热潮,甚至针对《冬季恋歌》现象出过书,因此,制作单位似乎觉得,我应该也对日本偶像有些什么见解。以那次采访为契机,我对AKB48 产生了兴趣,开始从自己擅长的经济学角度,研究AKB48 的商业模式以及AKB48 的歌迷群。后来,我渐渐看出一些端倪,很想分享给大家, 因此趁着我所在的大学举办招生体验活动时,谈了谈“AKB48 经济学”这个话题。
最近,日本的大学为了招揽新生,都会安排参观大学设施的开放体验活动。由于对象是准备应考的高中生,我便挑选了AKB48 这个话题,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和年轻人拉近距离。但大家听了以后都吓了一跳,他们大概在想:“这所大学的老师,到底在想些什么啊!”
一年前的招生体验活动中,我以“宫崎骏经济学”为题,和大家谈过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某位杂志编辑听说之后,邀我在杂志上写了一篇相同主题的专题报道。在以AKB48 为主题的那次招生体验活动中,我原本预计先讲“何谓经济学”,但因为在场的家长们都不太熟悉偶像,我就直接开始讲“何谓AKB48”的内容了。在场的高中生本来以为我会讲晦涩的经济学话题,没想到我劈头就谈人气偶像团体,而且还告诉他们大相扑与AKB48 在设计上有许多共通之处,这让在场的听众都瞠目结舌。
无论是AKB48 这样的人气偶像还是韩流热潮,我认为流行这东西,就像一面映照出日本社会现状的镜子。而我也深信,一国的流行现象或各时代的文化,都会反映出该国在那段时期所处的经济状况。
这并非我一家之言。根据美国的研究,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在文化消费上会比较注重心灵层面,并指出经济严重低迷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比其他人来得更慎重,他们会倾向于避开有风险的投资或是铺张消费。日本自20 世纪90 年代初的泡沫经济破灭以来,就一直处于经济低迷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失落的二十年”。目前成为偶像市场消费主力的年轻人,就是在日本经济停滞,通货紧缩导致实际收入不断减少的时代中长大的,因而成为了“通缩一代”。
身为大学教授,我的感觉是,最近学生们变得比较保守,凡事倾向于规避风险。对于出国留学也很消极,找工作时更愿意选择公务员等稳定的职业。我认为,这不单是由于经济不景气而带来的求职困难,也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长大,受了影响使然。无论他们求职时的经济状况是好是坏,现在的年轻一代一开始似乎就倾向于只求稳定、保守就好的想法。年轻一代的这种心态,必定也会影响到年轻人的文化。
自2000 年起,年轻一代的文化与消费当中可以如实观察到一种现象:在经济不振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种保守不花钱的倾向,或可称之为“通缩文化”。
热衷于上网闲逛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种网上活动都是关在房间里进行的,边际成本很低,而且只需要初期投资,后期使用上几乎不花任何额外费用。这样的消费行为日复一日地成为了年轻一代的常态,未来政府若无法实施有效的政策,全日本的消费与投资都会因此缩减,长期来说,日本的经济活力也可能越来越弱。不过,相对地,也因而诞生了一些利用年轻人这种消费形态的新的商业模式。
依我所见,AKB48 这个偶像团体之所以大红,正是因为巧妙地针对经济低迷时代的年轻人设计了营销策略。我深信,通过分析AKB48 的商业模式,解析其成功背后的因素,将有助于认清日本经济所处的现况。因此,就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在撰写这本以偶像团体AKB48 为主题的经济类图书时,我极力避开难懂的经济理论,希望读者能轻松理解,也希望不太关心经济的年轻人,能够通过家喻户晓的偶像AKB48,进而对日本经济产生兴趣。各位社会人士若能通过了解AKB48 的成功因素,获得一些在通货紧缩时代需要掌握的商业经营策略,我会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