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基础与应用
定 价:¥288
中 教 价:¥230.40 (8.00折)
库 存 数: 0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基础与应用》提出了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的概念,定义为化学计量学与油气地球化学的结合,即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基础与应用》内容涵盖了油气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基础与应用》分为三篇,共十三章。 上篇是基础篇,包括基础统计方法、地球化学数据清洗、异常值判断、缺失值填补、数据变换、数据标准化方法、相似性度量选择以及常用统计分析方法基础。 中篇为油-油对比、油-源对比和混源油解析篇,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维标度、非负矩阵分解等方法用于我国主要油气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湾盆地、中国南海北部湾盆地等的地球化学对比和混源油解析,并展望了地球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发展前景。 下篇为天然气的对比和混合气解析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非负矩阵分解对天然气进行对比和混源解析,并用于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气的成因研究。
目录序前言上篇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基础第1章 绪论 31.1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的概念 31.2 发展历程 31.3 发展前景 8参考文献 9第2章 油气地球化学数据 132.1 油气地球化学数据的来源和类型 132.2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162.3 样本量的确定 222.4 数据的清洗和预处理 24参考文献 30第3章 矩阵代数基础 313.1 线性方程组 313.2 矩阵代数 323.3 一元回归和简单相关分析 48参考文献 56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计量学的基本方法 574.1 计量统计量 574.2 聚类分析 604.3 主成分分析 684.4 非负矩阵分解 744.5 多维标度 774.6 趋势面分析 83参考文献 88中篇 原油的对比与混源解析第5章 方正断陷的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 935.1 样品与方法 955.2 度量高维空间两点间距离的选择 965.3 MDS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985.4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005.5 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1095.6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油-油和油-源对比 110参考文献 113第6章 南海涠西南凹陷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 1166.1 涠西南凹陷地质背景 1176.2 样品与数据分析方法 1186.3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烃源岩分类 1186.4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油-油和油-源对比 1236.5 基于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比值的油-油和油-源对比 124参考文献 126第7章 呼和湖凹陷的油-油和油-源对比 1307.1 呼和湖凹陷的地质背景 1307.2 样品与方法 1337.3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1347.4 油-油对比 1477.5 油-源对比 151参考文献 152第8章 乌尔逊凹陷的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 1568.1 样品与实验方法 1598.2 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与干酪根类型 1818.3 烃源岩的沉积环境 1838.4 烃源岩的热成熟度 1858.5 乌尔逊凹陷原油特征 1868.6 乌尔逊凹陷的油-油和油-源对比 1918.7 乌尔逊凹陷的油气充注史 195参考文献 199第9章 化学计量学定量解析混源油方法 2039.1 混源油研究现状 2039.2 人工混源油实验 2079.3 人工混源油定性研究 2159.4 人工混源油定量研究 2199.5 利用杂原子化合物解析混源油 2259.6 小结 231参考文献 231第10章 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研究 23510.1 塔北隆起带海相混源油解析 23510.2 塔河油田混源油解析与应用 250参考文献 274第11章 济阳拗陷陆相混源油定量解析 27711.1 东营凹陷环牛庄洼陷混源油研究 27711.2 沾化凹陷桩海及其周缘地区混源油研究 289参考文献 299下篇 天然气对比与解析探索第12章 吐哈盆地天然气成因分类探讨 30312.1 地质背景简介 30312.2 数据分析方法 30412.3 吐哈盆地天然气类型划分 304参考文献 313第13章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成因分类和混合气解析的初探 31713.1 地质背景与潜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713.2 样品与分析方法 32013.3 基于PCA和MDS的天然气成因类型分类 32213.4 气源对比 324参考文献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