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由十一章构成:第一章国际收支基础知识;第二章外汇与汇率;第三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第四章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第五章国际储备;第六章国际收支失衡及调节;第七章国际金融市场;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第十章汇率制度;第十一章国际金融机构。
《国际金融》通俗易懂、注重教材章节内容安排的逻辑性,适合本科和专科学生使用。
2012年7月于北京Ⅴ国际金融学是一门既实用又有趣的学科。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越来越密切。表现为:国际分工越来越向垂直化发展;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全球经济发展周期越来越同步化;一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溢出效应越来越强,本国经济受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这导致内外部均衡的实现变得更为复杂。国际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部均衡问题的学科,其研究的范围和侧重点,也随着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书的编写力求反映这一变化。
本书的内容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国际收支基础知识,第二章外汇与汇率,第三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第四章外汇风险及其管理,第五章国际储备,第六章国际收支失衡及调节,第七章国际金融市场,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第十章汇率制度,第十一章国际金融机构。这种内容设计的逻辑是: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出现了国际收支;国际收支中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需要外汇作为支付工具;得到外汇的途径有两个——外汇交易和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借贷;作为金融资产的货币资本,会出于各种目的在国际间流动;为了保证国际经济贸易、资本流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在国际范围内制定一种游戏规则——国际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汇率制度问题;制度的执行需要各国的协调和配合,需要国际金融机构。
本书的特点如下。
(1) 内容比较丰富、系统。既有微观层面的外汇市场和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内容;又有宏观层面的国际收支问题、国际储备问题和汇率制度问题、国际货币制度问题;既有实务层面的金融市场、资本流动问题,又有政策层面的内外部均衡的冲突和政策搭配问题。
(2) 厚基础、宽口径。侧重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和理论方面的内容,但视野并不局限于此,透过基础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为此,本书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注重章节内容安排的逻辑性,由简入繁、由简入难渐进展开,从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到国际金融理论,从第一章到第十一章按照国际经济交易、国际资本运动的逻辑章章相扣,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4) 本书的编写力求简洁易懂。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用简单、通俗、易于理解的语言描述国际金融较为抽象和晦涩难懂的理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5) 本书紧跟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采用了可获得的最新的相关国际金融数据,来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动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
(6) 突出重点。本书每一章都附有本章重点内容、课后小结和练习题,以便于学生把握重点和难点,较好地消化所学知识。
本书适合本科和专科学生使用,需要学生具有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由于作者水平和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成熟、不足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改进。
编者2014年6月20日
第一章国际收支基础知识
第一节国际收支概述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外汇概述
第二节汇率概述
第三节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第四节西方汇率理论
第五节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三章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第一节国际外汇市场概述
第二节即期外汇交易
第三节远期外汇交易
第四节掉期交易
第五节衍生外汇交易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目录
www.euibe.com
第四章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第一节外汇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五章国际储备
第一节国际储备概述
第二节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三节我国的国际储备
第四节主权财富基金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六章国际收支失衡及调节
第一节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影响
第二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
第三节内外部均衡的冲突及政策搭配
第四节国际收支理论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七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节欧洲货币市场
第四节国际证券市场
第五节金融创新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第三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第四节国际资本流动的管制
第五节外债管理
第六节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
第三节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四节牙买加体系
第五节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案和建议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章汇率制度
第一节汇率制度概述
第二节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
第三节欧洲货币一体化
第四节人民币汇率制度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节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第三节半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第四节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本章小结
本章练习题
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第一节外汇概述
一、外汇的概念
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需要清偿,而清偿这种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支付手段就是外汇。
外汇(foreign exchange)是国际汇兑的简称,这一概念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动态的外汇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
静态的外汇概念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静态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这一概念主要适用于各国的管理法令中。如我国于1997年1月14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规定外汇的内容包括: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等;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⑤其他外汇资产。
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因为国际结算通常是通过银行间存款的相互划拨来实现的,所以根据这一定义,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由于不能直接用于国际间的支付,故不属于外汇;同样,外国钞票只有携带回发行国,并贷记在银行账户上后,才能称作外汇,否则也不能算作外汇。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存放在国外银行的外币资金以及将对银行存款的索取权具体化了的外币票据,才构成外汇。具体来看,外汇主要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其中,银行存款是狭义外汇的主体,这是因为国际结算主要是运用国外银行的外币存款进行的,而各种外币支付凭证(如汇票、支票等)都是对外币存款索取权具体化了的票据。这一概念主要适用于对外贸易、金融活动。我们以下说的外汇也主要是指狭义的外汇概念。
外汇具有以下几项特征。
(1)外币性:由以上定义可知,外汇一定是外币资产。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外币资产都是外汇。
(2)自由兑换性:这种外汇资产能自由地兑换成其他货币资产。
(3)普遍接受性:这种外汇资产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
(4)可偿性:这种外汇资产是可以保证得到偿付的。
一种资产只有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才可成为一国的外汇。世界上虽然已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被认为是可自由兑换的,但从普遍接受性来看,能作为外汇的货币也只有十几种,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如美元、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