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在自行车上遇见苏格拉底
如何才能认识自我,找到真正的热情?什么才是经营事业的正道?人生的成长与终极价值,又该如何创造并定义?在众声喧哗的年代,答案总是令人眼花缭乱。
何其有幸,主攻财经产业新闻多年的我,在多次与创办捷安特品牌的巨大集团董事长刘金标一起骑自行车时,找到了充满启发且隽永的人生答案。在这条寻求人生解答的路上,不仅俯拾皆智慧,而且还有着沿途的秀丽风景。
2007 年,电影《练习曲》中的对白——“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让73 岁的刘董事长有了一种对人生的急迫感,他忍着坐骨神经痛和小腿血栓性静脉
没有唯一,哪来第一
炎宿疾,完成了为期15 天、总计927 公里的自行车环岛行。在台东知本往滨海的台十一线公路上,尽管他护腰带缠身,却依然埋头苦骑,奋力前进,为自己出征。
7 年后,80 岁的他决定二度骑自行车完成环岛行。这一次,虽然他岁数渐长,却要以更短的12 天,挑战比上次更长的966 公里。我一面进行《商业周刊》封面故事的采访,一面也同时完成了个人的首次自行车环岛行。
在这一次的骑行中,刘金标说,他一直在“学习年轻”,而且不允许大家称他刘董事长,所以我便随大家改称他标哥。
和刘董事长比起来,标哥骑车既稳又快。行经台东太麻里滨海路段时,标哥在车胎宽度仅23 厘米的捷安特旗舰公路跑车Propel 上,飙出了近50 公里的下坡巡航时速,速度直逼职业选手,让随行的捷安特同事吓出一身冷汗。
2014 年10 月底,我们共同远征日本,在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评选为“全球最美的七条自行车道”之一的跨越濑户内海的岛波海道,参加由当地爱媛县与广岛县政府共同举办的国际自行车大赛,快乐地奔驰于当天全线禁止汽车通行的高速公路上,完成了百余公里的异国自行车旅程。
有别于先后两度环岛骑行,这次旅程以突破自我作为挑战目的。对将自己定位为“自行车传教士”——传播自行车新文化的标哥来说,远赴国外骑车,是要把骑自行车所带来的有关美好生活的福音从中国台湾传到全世界。
既然是传教,当然应该有追随者,日本爱媛县知事中村时广便是其中之一。以推广自行车骑行作为振兴地方观光施政要务,深受标哥启发的中村时广说:“我要成为日本的自行车传教士!”
为了写作本书,我对标哥进行了很多次的深度采访。周末清晨5 点30 分,我们准时在台中的朝马转运站集合,沿着假日他经常一个人骑车健身的路线前进,并在爬过一整座大肚山之后,落脚麦当劳餐厅,听这位“苏格拉底”一边大口地吃着汉堡,一边分享他逾半个世纪的企业经营心得,以及因为骑行而体会到的人生哲学。
“进取”一词便是标哥在一次访谈结束前,在我的采访笔记本上有感而发所写下的人生心得,这两个字让我想起了标哥曾做过的一个比喻,他说:“经营事业和骑自行车
没有唯一,哪来第一
一样,蹬一步就前进一步,你不蹬就会倒掉,”唯有开始前进,人生才可能得到解答。不仅是事业,标哥看待自己的人生轨迹时,亦是如此。
我接触过上千位采访对象,在我的眼中,刘金标不只是创立全球最大自行车集团、事业版图巨大的成功企业家,牵头成立A-Team 自行车协会,让自行车产业在中国台湾扎根、升级和继续前进的标杆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因骑车,骑出了传教士般的创业热情,并尝到了先苦后甜的人生逆转滋味。
尽管巨大集团已稳居全球自行车行业的龙头宝座,公司市值屡创新高,但标哥说:“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是73 岁时骑自行车完成的环岛旅行。”因为他认为,那是百分之百靠自己,不带任何运气成分创造出来的人生纪录。“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是把YouBike 做到了世界第一,虽然不是获利的事业,但骑车者脸上的笑容更令人欣慰。”
这样的淬炼不但让标哥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反复酝酿的人生心得更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每一次与他同骑对话,皆是一场与智者前行的心灵洗礼。
这便是记者这一职业的致命吸引力—— 亲临多数人不能到达的新闻现场,不仅能采集到第一手的新闻事件,而且能饱览镜头之外的风景。更重要的是, 因为访谈,我的人生旅程里还交叠了采访对象的生命轨迹,这让我受益匪浅。
“如是我闻”是佛经开卷的用语,当中的“我”是指伴随佛陀讲经说法的侍者阿难,他谨记佛陀的一言一语,并将之完整记录为佛经。因此,佛经中出现的“如是我闻”便是指阿难“亲耳听到佛这样说的”之意。将这四个字略做修改为“如是我骑”,当可说明本书的出版缘起。
序 言
在自行车上遇见苏格拉底
如何才能认识自我,找到真正的热情?什么才是经营事业的正道?人生的成长与终极价值,又该如何创造并定义?在众声喧哗的年代,答案总是令人眼花缭乱。
何其有幸,主攻财经产业新闻多年的我,在多次与创办捷安特品牌的巨大集团董事长刘金标一起骑自行车时,找到了充满启发且隽永的人生答案。在这条寻求人生解答的路上,不仅俯拾皆智慧,而且还有着沿途的秀丽风景。
2007 年,电影《练习曲》中的对白——“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让73 岁的刘董事长有了一种对人生的急迫感,他忍着坐骨神经痛和小腿血栓性静脉
没有唯一,哪来第一
炎宿疾,完成了为期15 天、总计927 公里的自行车环岛行。在台东知本往滨海的台十一线公路上,尽管他护腰带缠身,却依然埋头苦骑,奋力前进,为自己出征。
7 年后,80 岁的他决定二度骑自行车完成环岛行。这一次,虽然他岁数渐长,却要以更短的12 天,挑战比上次更长的966 公里。我一面进行《商业周刊》封面故事的采访,一面也同时完成了个人的首次自行车环岛行。
在这一次的骑行中,刘金标说,他一直在“学习年轻”,而且不允许大家称他刘董事长,所以我便随大家改称他标哥。
和刘董事长比起来,标哥骑车既稳又快。行经台东太麻里滨海路段时,标哥在车胎宽度仅23 厘米的捷安特旗舰公路跑车Propel 上,飙出了近50 公里的下坡巡航时速,速度直逼职业选手,让随行的捷安特同事吓出一身冷汗。
2014 年10 月底,我们共同远征日本,在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评选为“全球最美的七条自行车道”之一的跨越濑户内海的岛波海道,参加由当地爱媛县与广岛县政府共同举办的国际自行车大赛,快乐地奔驰于当天全线禁止汽车通行的高速公路上,完成了百余公里的异国自行车旅程。
有别于先后两度环岛骑行,这次旅程以突破自我作为挑战目的。对将自己定位为“自行车传教士”——传播自行车新文化的标哥来说,远赴国外骑车,是要把骑自行车所带来的有关美好生活的福音从中国台湾传到全世界。
既然是传教,当然应该有追随者,日本爱媛县知事中村时广便是其中之一。以推广自行车骑行作为振兴地方观光施政要务,深受标哥启发的中村时广说:“我要成为日本的自行车传教士!”
为了写作本书,我对标哥进行了很多次的深度采访。周末清晨5 点30 分,我们准时在台中的朝马转运站集合,沿着假日他经常一个人骑车健身的路线前进,并在爬过一整座大肚山之后,落脚麦当劳餐厅,听这位“苏格拉底”一边大口地吃着汉堡,一边分享他逾半个世纪的企业经营心得,以及因为骑行而体会到的人生哲学。
“进取”一词便是标哥在一次访谈结束前,在我的采访笔记本上有感而发所写下的人生心得,这两个字让我想起了标哥曾做过的一个比喻,他说:“经营事业和骑自行车
没有唯一,哪来第一
一样,蹬一步就前进一步,你不蹬就会倒掉,”唯有开始前进,人生才可能得到解答。不仅是事业,标哥看待自己的人生轨迹时,亦是如此。
我接触过上千位采访对象,在我的眼中,刘金标不只是创立全球最大自行车集团、事业版图巨大的成功企业家,牵头成立A-Team 自行车协会,让自行车产业在中国台湾扎根、升级和继续前进的标杆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因骑车,骑出了传教士般的创业热情,并尝到了先苦后甜的人生逆转滋味。
尽管巨大集团已稳居全球自行车行业的龙头宝座,公司市值屡创新高,但标哥说:“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是73 岁时骑自行车完成的环岛旅行。”因为他认为,那是百分之百靠自己,不带任何运气成分创造出来的人生纪录。“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是把YouBike 做到了世界第一,虽然不是获利的事业,但骑车者脸上的笑容更令人欣慰。”
这样的淬炼不但让标哥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反复酝酿的人生心得更带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每一次与他同骑对话,皆是一场与智者前行的心灵洗礼。
这便是记者这一职业的致命吸引力—— 亲临多数人不能到达的新闻现场,不仅能采集到第一手的新闻事件,而且能饱览镜头之外的风景。更重要的是, 因为访谈,我的人生旅程里还交叠了采访对象的生命轨迹,这让我受益匪浅。
“如是我闻”是佛经开卷的用语,当中的“我”是指伴随佛陀讲经说法的侍者阿难,他谨记佛陀的一言一语,并将之完整记录为佛经。因此,佛经中出现的“如是我闻”便是指阿难“亲耳听到佛这样说的”之意。将这四个字略做修改为“如是我骑”,当可说明本书的出版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