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竞赛是提高班组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
劳动竞赛即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群众性比赛活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或劳动者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乃至国家社会的经济进步而自觉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互帮互学、争优创新的实践活动。劳动竞赛是各种劳动竞赛形式的统称,通常也作为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简称。开展劳动竞赛和创建“工人先锋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促进企业班组发展而开展的创先争优竞赛活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企业开展劳动竞赛的基本内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以增产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加强工商结合、工贸结合和搞好安全生产为主要内容,把着眼点放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以内涵为主求效益。同时大力提高职工素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这是劳动竞赛的一般内容,具体到行业、班组和个人,就要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竞赛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要求是竞赛的内容要明确具体、有针对性,才能使之切实可行,取得明显效益。
企业班组在“工人先锋号”创建过程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有利于职工群众掌握先进生产技术和操作技能。劳动竞赛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激发员工掌握先进技术经验的积极性,通过实际比赛和操作过程,使先进员工帮助后进员工,后进员工学习先进员工,使全体职工了解、掌握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技术业务素质。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范围的扩大,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干部也参加到竞赛中来,这不仅促进了新技术的发明、运用和普及,而且加强了工人同知识分子的结合,提高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劳动竞赛是提高班组技能水平的有效方法,因为它的基本原则是“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是通过各种学习先进活动得以贯彻和实现的,可见,开展劳动竞赛意义重大。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了让劳动竞赛深入人心,真正成为一项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竞赛活动,班组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有效传达企业有关劳动竞赛的精神和内容,布置公司具体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条幅,出板报,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劳动竞赛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营造了浓烈的竞赛氛围,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到劳动竞赛的热潮中去。
(2)结合各自岗位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企业班组针对岗位各异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动竞赛。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企业生产的发展,它本身也在不断更新,其总趋势是竞赛的范围不断拓宽,竞赛的内容不断深化。如企业的安全卫生、文明生产、劳动纪律、团结协作等也属竞赛内容。
(3)实现技能型和知识型的结合: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企业设备工艺的不断更新,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断推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因而企业班组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技能型和知识型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突出创新、创优、促进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4)实现直接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统一: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变化,竞赛内容和评价标准要定在创直接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统一的轨道上来。从班组的优势和特点出发,既要在行政管理的薄弱环节方面选准班组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的领域,更要在保证行政管理目标上想实招,作贡献;既要重视近期效益和直接效益,更要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上多于一些扎实的工作。
(5)员工培训和劳动竞赛有机结合:坚持把员工培训和劳动竞赛有机结合起来,使生产经营管理和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目的。技师评聘、名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高校深造、管理论坛、轮流授课,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打造了多个平台。
(6)坚持以人为本,筑牢安全屏障:在竞赛活动中,把“安全百日”竞赛、“安康杯”竞赛同其他安全活动竞赛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突出特色化的班组安全文化,为竞赛活动筑牢安全屏障。
李延山,生于1973年,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多年从事企业班组建设、技术创新、劳动竞赛、职工健康工程等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所在企业班组建设的有关制度、实施方案、日常管理模式等多项系统性工作。
向亚洲,湖北恩施人,职业撰稿人。曾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作,担任过班组长、车间主任、工会主席等职务,拥有丰富的班组管理经验,对企业班组建设、创建“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活动等方面颇有研究心得和发现,己出版《努力工作不吃亏》《这样做,成就职业人生》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