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数据经济进入数据资本时代,我们的经济社会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海量数据市场将引发市场机制的再次复兴;传统公司的重要性会下降;货币资本衰退,银行将面临风暴;人类工作和分配正义会受到严峻挑战……
传统市场将所有信息压缩成一个单一的考量指标价格,并通过货币来传达这一信息。但事实证明,价格和货币只是巧妙的权宜之计。数据作为一种新型润滑脂,将给市场带来巨大的能量。作者认为,赢家是市场,而并非资本。当数据哪怕只是部分地承担了货币的角色时,金融资本就会失去其大部分意义。这一切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不只是对公司和管理者,而且对其他所有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包括经理、雇员,还有消费者。
面对如此变局,人类未来应如何选择?
舍恩伯格认为,未来人类选择的重点是:我们将会选择是否选择。人类将继续保有个人选择的自由,海量数据市场将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但不会从根本上免除我们需要做出选择的责任。
大数据除了能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思维产生重大变革外,还能够做什么?畅销书《大数据时代》作者舍恩伯格在新书《数据资本时代》中,展示了大数据将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这并不是因为数据是一种新型石油,而是因为数据是一种新型润滑脂,它将给市场带来巨大能量,给公司带来巨大压力,使金融资本的作用大大削弱。赢家是市场,而并非资本。
这本书在当下国内出版,可以说恰逢其时。时下,中国经济正处于三化阶段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蓬勃发展,《数据资本时代》对市场与货币、公司与金融、数字化与数据等问题做了新的思考。其对未来饶有兴趣的预测与讨论,有的在时下的中国正在发生,有的可能会在未来的中国以不同的方式涌现。无论正确与否,它们对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社会的未来演变都有参考价值。
舍恩伯格认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一点与西方大为不同,这样的发展速度为十几亿中国人提供了更好的生
活。要保持如此骄人的成绩,就需要中国不仅能够准确地做出决策,
而且要快速地做出决策。大数据在全方位改善决策的同时,恰恰可以
加快决策的进程。这是中国持续取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其快速
发展科技领域里。而且在积极利用大数据方面,中国也同样处在有利的位置。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已经将数字创新放在其政治议程的首位。如果中国能够利用其数据财富,去获取海量数据市场所能提供的
协调能力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那么中国可能会在数据资本时代的持久原则基础上,谱写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的全新篇章。
此外,《数据资本时代》阐述了数据时代的未来正呈现出的一些新的趋势:数据为市场的多样化深度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数据推动公司寻求新的模式;化解数据时代带给人类的隐忧。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
比如,用数据交税数字投资顾问资本功能的分离单人公司
等。这些新概念会令公司的管理者、创业者脑洞大开。
中文版序言
新时代的曙光已经照耀在每个人身上:在今天的数据时代,数据的全面收集与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看待现实的新视角。对整个世界的这种全新认识,无疑会让人类做出更好的决定无论是从个人、公司或组织层面,还是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因此可以说,数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决定通过观察来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时,大数据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了。大数据时代(舍恩伯格是《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之一)是植根于事实以及对事实的分析的,它让我们远离迷信,摆脱盲目信仰,让我们不仅可以预见到,也切实可以创造出一个让子孙后代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的新世界。
大数据更突出的地方在于,它更强调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提供正确的答案。随着可用数据的增多,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就需要对已有的假设进行重新审视,对已有的数据进行重新分析,这才是大数据更为关注的做法。大数据也会使我们更加谦逊,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目前所知甚少,还有很多东西有待发现。大数据还会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了解事实,草率地得出结论或者接受熟悉的理论都是不可行的。按照大数据的要求去做,我们就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更好的决策不仅会让我们活得更长久,而且能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大数据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关注,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更是引来了热切的期待。其中的原因以以下几点最明显,也最重要。首先,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一点与西方大为不同,这样的发展速度为十几亿中国人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要保持如此骄人的成绩,就需要中国不仅能够准确地做出决策,而且要快速地做出决策。大数据在全方位改善决策的同时,恰恰可以加快决策的进程。这是中国持续取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其快速发展科技领域里。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以及在中国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全球领导者的规划中,中国对自身快速发展科技领域进行了界定。
在积极利用大数据方面,中国也同样处在极其有利的位置。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已经将数字创新放在其政治议程的首位。在中国所建立的经济模式中,数据驱动的创业公司将会继续蓬勃发展。毫无疑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将会见证它们的许多后来者,会从独角兽公司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公司。中国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教育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加上其世界顶尖水平的研究实验室,充足且可以负担的计算能力,以及领先的大数据商务,是有能力做到很好地收集并分析大数据的。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中国自身就拥有数据规模。中国近14亿人口所创造的数据,达到了整个世界数据量的一半。这些数据主要通过移动设备产生,而移动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往往更能体现出细微差别,因此它们也更有利于专家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经济规模有望在未来超越美国。中国也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其服务业正在快速增长。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有能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生成并收集有价值的数据。再加上中国专家出色的分析能力,中国已具备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相关的核心要素,以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力量。
大数据是一个大事情。正像我们在之前的著作中所谈的那样,大数据将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健康到教育,从流动性到人类的工作方式。世界各地的许多人都将我们(以及其他许多大数据专家)的话解读为,数据是新石油,是我们需要获取和利用的一种宝贵的新型资源,它将决定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结果。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指出:如果数据是新石油,那么中国就是数据世界的沙特阿拉伯。这种解读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二人都认为,把数据看作一种新型的、像石油一样的资源,就像是在说,计算机只擅长做加法。擅长做加法没有错,但是计算机能做到的远不止于此。
这就是我们撰写本书的原因。我们在本书中展示了大数据将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这并不是因为数据是一种新型石油,而是因为数据是一种新型润滑脂,它将给市场带来超级能量,给公司带来巨大压力,使金融资本的作用大大削弱。赢家是市场,而并非资本。
作为人们交换商品的一种方式,市场不仅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且是一项令人惊叹的社会创新: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变得既轻松又高效。当所有参与者都了解了相关的销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良好的买入(或卖出)决策时,市场就会运转起来。然而,目前的市场既没有充分的信息可以获取,也做不到信息的高效传播。进一步讲,即使能够拥有大量信息,人类往往也很难将其转化为理性的决策。正是在这些方面,数据和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将会产生巨大影响。有了全面的数据以及智能数字决策辅助系统,我们将做出更好的交易决策。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将迅速发展,成为人类首选的协调机制。未来将出现我们所谓的海量数据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我们将拥有大量信息,同时拥有做出决策和进行交易的数字工具。这一切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不只对公司和管理者,而且对其他所有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包括经理、雇员,还有消费者。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从这个新型的数据丰富的市场中受益,而其中最大的输家,可能会是金融资本主义。所谓金融资本主义,就是认为在我们的经济中,唯一重要的就是金融资本这样一个观念。当数据哪怕只是部分地承担了货币的角色时,金融资本就会失去其大部分意义。这同时也意味着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一方面,依靠金融资本主义而繁荣的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的部分地区,可能将会面临挑战与衰落。在欧洲,伦敦作为金融资本主义的中心,可能也将不得不寻求新的经济机会。
另一方面,那些认同市场协调能力(但不一定支持不受约束的金融资本主义)的国家和地区,如果能够将市场变为数据丰富的市场,就会迎来其市场的重新建构,其协调能力也会大幅提升。这会为经济增长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这种增长将会来自低效与浪费的减少,它将带来的不仅是更加繁荣的未来,而且是更可持续的未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相信,中国的优势将远远不只是拥有大量的数据,即所谓的新石油。是的,中国经济将因大量数据而繁荣,然而,中国拥有的不止是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在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中国也处在极其有利的位置上: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而且将成为全球市场上最重要的参与者。如果中国能够利用其数据财富,去获取海量数据市场所能提供的协调能力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那么中国可能会在大数据资本时代的持久原则基础上,谱写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的全新篇章。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托马斯·拉姆什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他被誉为大数据之父、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现任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研究所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畅销书《大数据时代》作者。
他学术背景专业。先后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是《科学》《自然》等知名学术期刊推崇的互联网研究者。
他是政府和媒体的宠儿。曾受邀在白宫、世界经济论坛、欧盟议会、欧盟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知名机构演讲交流。6次参与CCTV的节目录制,两次录制CCTV2《对话》栏目,并录制包括《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等多部纪录片。
他也是大数据商业应用的先锋。曾受邀在谷歌、微软、IBM、英特尔、华为、海尔、中国移动等公司演讲。
托马斯·拉姆什(Thomas Ramge)
他是德国财经刊物brand eins的科技记者。《经济学人》特约编辑。他的著作颇丰,曾获得德国《金融时报》颁发的商业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