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怎样在太空中敲钉子》诞生于Bombora出版社的读者发给谢尔盖·梁赞斯基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天真又不乏诙谐,简单又不失睿智。将这些问题的答案汇集到一起,终就有了这本关于宇航员生活的书透过国际空间站的舷窗,一位宇航员一边欣赏着我们这个星球,一边在给我们讲述着太空的故事。谢尔盖·梁赞斯基用他那简洁、幽默、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他讲到了火箭、国际空间站和联盟号的构造,与我们分享他太空飞行的体验。
强烈推荐正在思考人生的年轻人阅读这本书,为了让梦想成为人生的目标并实现它,需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应该清楚要学习什么,要如何训练,应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个正确的评价这些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宇航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地学习。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飞上太空,但坚持不懈的努力肯定会让一个人在他心爱的职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这也会是一场胜利。
我叫谢尔盖·梁赞斯基,我是一名宇航员。
命运让我两次进入国际空间站,我有幸从卫星的高度目睹了我们的星球,并结识了一些让梦想成为现实的神奇人物。应该说,小时候我并没有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当然,对我人格的塑造起到一定作用的是我的祖父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梁赞斯基 ,他参与了苏联的批火箭、卫星及行星际站的创建。然而,生物学却对我更具吸引力,终是它引领我进入了太空。
每次航天归来,总免不了要在公开场合演讲:不仅仅要向对任何细节都感兴趣的专家们讲解汇报,以完善飞船和空间站的设计,对将来的项目做出改进;我更多的是面对那些不谙宇宙探索真谛,仅记得尤里·加加林 2 壮举的人们令人欣慰的是,他们有兴趣了解更多,
想获取手信息。我相信,在这些见面会之后,他们将更加密切地关注航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许会有人愿意加入这项意义重大的事业中来。
各种见面会和讲座上所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为什么火箭在天上飞却掉不下来类充满童稚的问题,也有类似您把走私物品藏在哪儿的俏皮发问;有穿着航天服怎么挠鼻子的奇思怪想,也有在空间站上计算机网络如何运行或您使用什么器材拍摄类充满智慧的思想;等等。当然,问题的水准完全取决于观众:孩子们提的问题充满童真妙趣,成人的问题诙谐而睿智,而商界代表们则更关心领先优势、原动力和团队创建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航天方法之类的话题。
这些提问经常重复,当然不是文字上的赘述,而是内容上的雷同。于是,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将这些问题收集整理到一起,并以书面的形式给予回答,况且由于互联网的存在,我有类似的被采访经验。
该项工作是这样进行的:Bombora 出版社向自己的读者发出向宇航员梁赞斯基提问题的倡议,问题就以出现在网站上的顺序发给我,我来回答。我先是把主要内容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把答案转换成经 过文学加工的文档。当然,在终的书稿中,问题及其答案的编排不是按照接收的顺序,而是根据内在的逻辑。首先是一些天真幼稚的问题,顺便说一句,这也是难回答的问题;然后是一些实际问题,涉及宇航员在地球和轨道站上的日常生活。
我对有些问题的回答比较详细,而有些则较为简略。原因是,比如,关于对接组件的设计问题,您或许能意识到,回答只能浅尝辄止,因为再深入下去将是林林总总纯粹的技术数据,那是掰着手指也无法解释清楚的内容。也就是说,一本科普读物会马上变成一部枯燥乏味的参考资料。而我认为,我的首要任务是将自己的航天知识传授给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泛的受众群体,在我看来,这是现代启蒙教育的主要功能。细节问题,总能在专业书籍或互联网上查找到答案(我本人也是在需要的时候利用这些资源),但只有通俗读物才能提供审视 人类特定活动领域的广阔视野。
不管怎样,我尽力了。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您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能了解到宇航员的工作情况以及为什么航天是人类的根本需要。
谢尔盖梁赞斯基
宇航员,俄罗斯联邦英雄,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后担任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工作人员,曾任飞往火星之旅试验队长,是位在 2017 年飞行期间成为航天飞船乘组指令长的科学家。2013年,他和科托夫将未点燃的索契冬奥会火炬带出舱外,进行了太空传递,并拍摄了视频,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太空火炬传递活动。他在轨道站度过了300多个昼夜,进行了四次太空行走,拍摄了历史上外太空全景视频。
第 1 部分 关于太空及其他
什么是太空?
人为什么需要太空?
航天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飞入太空的是真人,而不是无人驾驶飞机或机器人?
航天带来了哪些益处?
为什么我们要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起飞?
太空与大气层的分界线在哪里 ?
火箭的构造是怎样的?
火箭为什么能飞起来?
需要多快的速度才可以进入轨道?
……
第 2 部分 怎样成为一名宇航员?
从哪里可以了解到宇航员招募的信息?
招募活动多久举行一次 ?
您小时候想过飞上太空吗?
当一名宇航员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
您认为哪一种训练有趣?哪一种训练艰苦 ?
宇航员身份在劳动手册上是怎么写的?您的工龄是多少?
宇航员的工作报酬有多高?
……
第 3 部分 飞行准备与飞往国际空间站
星城的宇航员是怎样生活的?
为什么你们不仅在俄罗斯,还在其他国家进行训练?
临近飞行前宇航员们做些什么?
为什么需要隔离?
在隔离期间是否允许亲属探望宇航员?
起航前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起航前您吃什么?
飞行前有什么传统吗 ?
宇航员去空间站都带什么 ?
……
第 4 部分 国际空间站上的生活
国际空间站运行的高度是多少 ?
到国际空间站的距离相当于从哪儿到哪儿?
起飞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紧急情况?对此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
如果脚下没有支撑物,会不会有手足无措感?
失重对自身感觉和健康有什么影响 ?
如果人们一直生活在失重状态中,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
失重状态下如何在空间站上移动 ?
打喷嚏时声带向外喷出的气流速度达到 50 ~ 100 米 / 秒,容速为 12 升 / 秒,
那么打喷嚏的推力是否足以使人飞到国际空间站的对面舱壁 ?
空间站上什么容易损坏?
您是怎么修理的呢?
在太空中能把所有东西都修理好吗?
能在太空中敲钉子吗 ?
你们在维修空间站时使用哪些工具 ?
……
第 5 部分 返回地球
需要提前多长时间开始做返回地球的准备?都准备些什么?
什么东西被装入隔舱送进大气中燃烧?
您从空间站带走了什么?
为什么航天飞机像飞机一样降落在跑道上,而联盟号却降落在地面上?
如何从地球跟踪着陆情况?
着陆后会马上发生什么情况?
宇航员为什么要戴墨镜?您为什么没有戴?
您飞行后的感觉:哪里疼 ?
宇航员着陆后被带到哪里?
康复需要多长时间?
身体如何适应地球上的生活?
……
第 6 部分 飞行后的生活
宇航员飞行后做什么?
与地球相比,生活在国际空间站上有什么利弊?
对您来说,第二次飞行是否比次更容易(在情感上、身体上,在训练计划、
适应等方面)?
两次飞行之间必需间隔多长时间 ?
您还想再次飞行吗?所有宇航员都想重返国际空间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