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婚姻与亲情的心理疗愈书。作者认为最好的伴侣关系一定是互相支持、彼此成就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创伤,这些童年创伤不仅影响到自我发展,更影响到成年后的择偶、恋爱和婚姻。能否找到一个治愈型的伴侣,可以让自己在一段亲密关系中疗愈创伤,实现更积极的成长和改变,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蔡茜多年前致力于良性亲密关系的探索,在本书中,她运用多年所学从理论模型、亲密关系的危与机、重建亲密关系的方法及治愈型亲密关系实践步骤等模块阐述了治愈型亲密关系的创建过程,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亲密关系的本质、以及如何和自己爱的人建立共益型关系,从而在爱与被爱中获得成长。
蔡茜
慈海学院创始人,
蓝手科技董事长,
9项专利持有者,
家庭系统排列导师。
欧洲各国、澳大利亚等地游学,赐予了她宽广的意识状态和觉知力;
十余年来持之以恒的冥想和静心练习,训练了她强大又精准的直觉力;
数千小时的工作坊带领和团体咨询经验,成就了她深厚的智慧积淀;
数万学员的积极反馈和深度转化,展现了她温暖而大爱的疗愈力。
目录
第一章 你的密关系是怎样的?
第1节爱的错位之付出型:当伴侣的父母
第2节爱的错位之索取型:当伴侣的子女
第3节爱的错位之疏离型:当伴侣的陌生人
第4节对的序位,对的关系:治愈型密关系
第二章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第1节爱的序位之三大隐形原则
第2节影响关系的四大显性因素
第3节成功的伴侣关系,来自真正的2人和真正的女人的相遇
第三章治愈型关系是怎样的?
第1节治愈型密关系的本质
第2节内心的创伤将何去何从:突破创伤层的相爱
克里斯多福·孟(Christorpher Moon)在著作 《密关系》(Relationship: Bridge to the Soul)中提道 :需求大都源自孩提时代未被满足的需要。幼儿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密关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伴侣 :他总是需要我们陪伴他、照顾他,每时每刻和他在一起。他不仅仅在物质层面上索取,还会在感情和精神上试图将我们掏空。即使我们已经付出很多了,他始终觉得还不够。他很少会考虑我们的感受,永远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谋取私利。这种时候,我们要清晰地意识到 :不是我们不够好,而是我们有一个索取型伴侣。
我们和索取型伴侣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坑洞中。不管我们如何用心去经营这段关系,对方永远不满足。索取型的人往往是卡在了童年时期的某个创伤点,即使他们的生理年龄早已成年,但心智年龄却还像个孩子。对于这种索取型的伴侣,我们一定要果断地表达自己的界限和底线,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清晰而坚决地说“不”。
索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极度缺乏爱和安全感,害怕被抛弃、得不到关注。他们底层的信念系统都是匮乏的,认知资源也是有限的。他们拼命用索取的方式求得别人的关注,提醒别人不要忘记自己,以此来证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重要性。
如果去回顾索取型的人的成长历程,他们一般是在被打压、被否定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索取型的人会很期待外界对他的欣赏和赞叹,能不断肯定他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这些对他来说是一味良药。
索取型的人想要彻底改□,首先要从底层信念系统开始,他们要相信自己是本自具足的、圆融的。宇宙的法则是 :给予是一切丰盛的源头。只有给予,才能丰盛地拥有。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可以把自己所拥有的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比如爱、知识。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分享而拥有得越来越多,这是一条爱和福报回流的管道。你永远不知道,对于你给出去的东西,宇宙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给你。
我们底层的信念系统是相信自己有爱、值得被爱,还是相信自己匮乏、不值得被爱呢?如果我们的内心缺乏爱,就会像一个黑洞一样,无论别人怎么给予,永远都觉得不够。但是我们如果相信自己就是爱本身,我们也值得被爱时,能吸引到的爱会越来越多。
索取型的人需要认清的是,真正的爱是无法通过索取获得的,对自己无条件的爱才是高品质的爱。当我们不吝啬于对自己的爱,也就能很自然地学会爱别人,从而获得来自他人的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不需要证明的,一个事情就是本身的时候,这是不需要证明的。只有我们的信念认定它不是时,才会急切需要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