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九十八年的生命历程,向我们阐释了怎么去生活这个人生态度?贯穿他一生的一个宗旨就是过去不留,未来不迎,活在当下。所以他的人生虽不圆满但很丰满,活得自由从容且坦然。本书精选季羡林关于人生活法的散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个人怎样活在当下,如何面对生命中本该拥有的美好。
一树花,一块石,一场旅行,一份礼物,人生中的感悟和幸福藏在最简单的一蔬一饭,一花一草间。愿我们安坐当下,慢品生活。
【季羡林人生哲理】
1、如果再让我选择,我愿意什么都不要,只要留在母亲身边。
2、人在无可奈何情况下是有可能想出办法来的。
3、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是甜。
4、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5、淡出也没什么不好,电影里淡出的镜头是诗情画意的表示,总比一味阴冷的长镜头要好,譬如季羡林,仿佛一出漫无结束的长篇悲情电视剧,乏味得到后来连广告也没人愿意来插播了。
6、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7、这个是世界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只是比普通人多了百分之一的天赋。如果这个天赋运用不好,那么他就可能变成百分之十的累赘。
8、现在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牲”,我觉得这是对畜牲的污蔑。
9、所谓末日,则是人们期待着自己和这个世界一起重新开始的一种心态。无需害怕,无需狂欢,以优雅的姿态来展望未来,抛开过去的烦恼,迎接崭新的一切,你我都将收获美好的明天!
10、时间是亳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
11、生而为人,孰能无情,一个“情”字不就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那一点“几稀”吗?
12、即使道理茶寿之年,我仍然是充满了感情的。对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对友谊,对人间一切美好的事情,我仍然是非动真情不行的。
13、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 季羡林当下自在的活法:思在当下-通透做人;行在当下-世间风景看遍;观在当下-感悟人间美好。
1.季羡林行走人间的百年生活智慧
给被生活折磨的年轻人,找到当下生活的力量
回归生活的本来面目,从日常生活中找生命的力量,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与生活和解,走出自我设定的困局。
2.内容经典,编排合理
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到行走在红尘世界的万般感悟;从看遍万水千山、万物生灵,再走入永不磨灭的记忆。一切都是活在当下,感悟人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二、活在红尘烟火中;三、看万物,有灵有情;四、山川大地皆美,要去看看;五、时光带不走永恒的记忆。)
3.一本书阅尽大师的智慧精华
全面收录季羡林自1933年到2006年,囊括有作者写作生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春色满园》《一条老狗》等具代表性的经典散文。
4.金庸、贾平凹、白岩松、林青霞、钱文忠等极力推崇的作家。
给我巨大启发的作家是季羡林。让我觉得写文章不一定要很多的成语或者很艰难的字,只需把感情、自己最真的性情写出来。 ——林青霞
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而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被我们向后延续。 ——白岩松
恩师的魅力,就是仿佛无法用堂皇的语言来言说他的魅力。用在恩师身上的形容词,最合适的大概还是纯粹和平淡。 ——钱文忠
上世纪末,金庸访问北京大学,当被问及喜欢什么书时,他回答:“《牛棚杂忆》。”又问:“你最崇敬的北大教授是谁?”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季羡林。” ——金庸
5.内文插图:老树精美插画8张,每一帧都值得珍藏
6.双封经典设计,封面设计达人安宁亲自操刀
7.赠送老树画画精美书签一枚
8. 优质用纸和环保印刷
内文73江河微涂纸,纸面厚实顺滑,不透,护眼不反光
封面采用高阶映画特种纸,环保印刷,健康阅读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季老曾说,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在这场生命的孤独旅程中,季羡林情感触角被充分激发,在短暂又漫长的一生中,用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来爱着这个杂芜的世界,且向世人展现人生有悲苦亦有欢欣,人间值得用全身心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