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爽、汪清秀、牛海亮编写的《中国历代文学名 家成才故事》分为六编,精选了中国历代文学名家成 才故事近八十篇,从 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刻苦学习的过 程和坚持正义、 报效祖国的事迹。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 背景虽然不同, 但其天赋才情、坚韧不拔、独树一帜的品德与精神, 给读者以新的启示 与鼓舞。书中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 性强,是青少年读者 实现理想抱负、文学爱好者探索学习和专业人士研究 借鉴的参考书。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名家是指发表、出版过有一定质量的文学作品,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张爽、汪清秀、牛海亮编写的《中国历代文学名家成才故事》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强,是青少年读者实现理想抱负、文学爱好者探索学习和专业人士研究借鉴的参考书。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 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 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名家 是指发表、出版过有一定质量的文 学作品,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 文化灿烂,人才辈出,而文学名家们 站在历史的前沿,以前瞻性的眼光,用自己的智慧和 笔墨对促进中 华传统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传承古代文明以及民族 团结等方面做 出了重大贡献。
古往今来,文学名家们为弘扬中华民族之精神, 即高尚的爱国 情操,勤劳勇敢,不屈不饶、自强不息等点点滴滴, 蜚声海内外。其 中,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 名人;1957年, 司马迁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历史之父”;1958年, 关汉卿被世界和 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1962年,杜甫被世界 和平理事会推 选为世界文化名人。
本书精选了我国历代具有卓越建树,具有代表性 和重要地住 及影响力的著名文学名家。思想家、政治家原则上不 入选。如孔 子(孔丘)、孟子(孟柯),许多辞典辞书上称之为思想 家、政治家、教 育家,而没称他们为文学家,故均不在入选之列。在 选材上由于作 家文学类别不尽相同,如诗家、词家、散文家、小说 家、戏剧家,所列 作品均为能反映其主要成就的代表作。由于篇幅和编 写角度的需 要,难免会忽略某些很有特色的作家。
第一编 先秦和秦汉文学时期
一、屈原:“楚辞”文体,诗歌之父
二、宋玉:称艳情祖师,享“赋祖”美誉
三、贾谊:文采斐然,英气勃勃
四、司马相如:“赋圣”传古今,演绎“凤求凰”
五、东方朔:睿智诙谐,滑稽之雄
六、司马迁:史学泰斗,文学大家
七、扬雄:作赋圣手,汉代大儒
八、班固:潜心修《汉书》,明帝称奇作
九、孔融:“建安七予”,文章宗师
十、蔡文姬:才女归汉,未能两全
第二编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B寸期
一、曹丕:建安风骨,论评之祖
二、曹植:七步成诗,才高“八斗”
三、阮籍:“正始之音”,比肩嵇康
四、左思:写成《三都赋》,洛阳纸价高
五、陶渊明:称“田园诗人”,显“老庄思想”
六、谢眺:竞陵八友之首,创永明体新诗
七、萧统:博学擅文礼佛,编 纂《昭明文选》
第三编 隋唐五代文学日寸期
一、骆宾王:七岁诗《咏鹅》,南天骆恩师
二、王勃:崇尚实用,堪称“诗杰”
三、杨炯:少年称神童,名世《从军行》
四、陈子昂:俯仰古今,人称“诗骨”
五、张说:文武兼资之,燕许大手笔
六、盂浩然:交天下朋友,诗山水田园
七、王昌龄:边塞诗人,“七绝圣手”
八、王维:擅长山水诗,后人称“诗佛”
九、李白:浪漫豪放,飘逸“诗仙”
十、杜甫:为人典则,尊称“诗圣”
十一、孟郊:苦吟诗人,世称“诗囚”
十二、韩愈:倡“古文运动”,名“文章巨公”
十三、自居易:素有诗魔、诗王之称
十四、刘禹锡:“诗豪”之称,文坛斗士
十五、柳宗元:诗文杰出,勤政为民
十六、元稹:风流才子,世称“元白”
十七、李贺:浪漫情怀,世称“诗鬼”
十八、杜牧:诗文擅长,放旷不羁
十九、李商隐:仕途平庸,诗著“无题”
二十、李煜:跌宕人生,“千古词帝”
第四编 宋代文学时期
一、范仲淹:先忧后乐,文以载道
二、梅尧臣:世称“梅直讲”,宋诗“开山祖”
三、欧阳修:千古文章,一代儒宗
四、苏洵:文人家庭,第一奇迹
五、曾巩:先道后文,政绩耀眼
六、王安石:新党领袖,大家风范
七、苏轼:仕途多舛,文艺全才
八、苏辙:淡泊沉静,自成一家
九、黄庭坚:孝配古人,诗书名世
十、李清照:第一才女,婉约词宗
十一、陆游:诗人之冠,爱情凄美
十二、范成大:诗坛巨匠,一身正气
十三、杨万里:独创“诚斋体”,诗体又一家
十四、辛弃疾: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十五、文天祥: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第五编 元代和明代文学耐期
一、关汉卿:曲家大圣人,著作《窦娥冤》
二、施耐庵:创作《水浒传》,堪称里程碑
三、宋濂:开国文臣之首,当世文章第一
四、刘基:博览群书,诗文大家
五、罗贯中:历史小说巨擘,编著《三国演义》
六、谢榛:七子结诗社,后世留声名
七、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创作《西游记》
八、归有光:“昆山三绝”之一,散文“明文第一”
九、李攀龙:文武双全宗工巨匠
十、汤显祖:推绝代奇才,崇千秋词匠
十一、冯梦龙:明文学巨匠,俗文学泰斗
第六编 清代文学期
一、金圣叹:诙谐幽默,评论大家
二、李渔:清戏剧泰斗,著《闲情偶寄》
三、王士祯:博学好古,一代宗匠
四、刘大椐:文笔人间,桐城中坚
五、吴敬梓:树讽刺典范,著《儒林外史》
六、曹雪芹:历尽十年苦,创作《红楼梦》
七、袁枚:与纪昀齐名,称性灵大家
八、纪昀:一代通儒,文坛领袖
九、蒋士铨:诗标“当代之首”,曲为“近时第一”
十、赵翼:论诗重“灵性”,当代第一流
十一、姚鼐:桐城派“三绝”,文坛上宗师
十二、龚自珍:爱国志士,改良先驱
十三、吴趼人:幽默诙谐,“小说巨子”
十四、曾朴:撰著《孽海花》,创办“小说林社”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 和他同在朝列,想争 得楚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楚怀王让屈 原制订法令,屈原 起草尚未定稿,靳尚见了就想强行更改,以此邀功, 遭到屈原的反对a 于是他就在楚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 订法令,大家没有 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 说:除了我,没有人 能做到。”于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嫉妒和诬陷,楚怀 王很生气,于是就 疏远了屈原。
不久,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转任三闾大夫,掌 管王族昭、屈、景三 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遭张仪离间,创作《离骚》 因为齐楚等国联盟,秦国不敢轻举妄动,而听到 楚怀王疏远了屈原 的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张仪认为 ,六国联盟中,齐 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他们,联盟也就散了。他 愿意趁楚国内部不 和之机,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秦王大喜,准备了金 银财宝,交给张仪 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 楚国出发。张仪到 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 合对双方的好处, 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于是,张仪又告诉子兰说:“有了六国联盟,楚 怀王才信任屈原,拆 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 分高兴。子兰又引见 了楚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 白璧献给了郑袖, 郑袖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 “要秦楚联合,先要 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楚怀王不信任屈原 。”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 由郑袖在楚怀王面 前透出这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