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晚近以来我国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刑法立法,刑法前置化已然成为共同的趋势和潮流。作为现代刑法预防走向的重要环节,刑法前置化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其一方面有助于预防危险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另一方面又隐藏着因过度干涉公民自由而导致现代法治国刑法原则崩塌之危险。因此,极有必要在正视刑法前置化发展趋势的同时,从现有的宪法法律体系中发展出有效的制约框架,以保障和提升刑法前置化立法及其司法适用的正当性、科学性与有效性。本书以中国刑法尤其是《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前置化处罚规范为蓝本,关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中国刑法立法和司法的变革需要,通过构建一个全方位、系统性、本土化的刑法前置化制约框架,为刑法前置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有益指引,以期提升刑法前置化规范体系建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为新时代受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刑法治理探索一条适当平衡的路径。
熊亚文,男,1990年9月生,安徽宿松人,法学博士,现为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兼任湖南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研究员,湖南大学国家腐败预防与惩治研究中心研究员。在《现代法学》《法学》《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若干。曾获第五届“全国刑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0年)、第二届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新人奖”(2021年)等荣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