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4》在西藏最荒凉最贫瘠的西部,有一个只被少数密教守护者知道入口的隐秘之地,那就是遗失在西藏千年历史中的“密修者圣炼堂”——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倒悬空寺,这是密教徒专门用来修炼的地方。这十八座倒悬空寺,匪夷所思地建筑在一座身高超过千米的巨佛的手掌之上,巨佛的身体,则全部隐藏在神秘的藏地之下。在《藏地密码4》中,卓木强巴等人历经这十八座倒悬空寺,遭遇无数诡异的事件,藏传佛教的秘密正在慢慢揭开……
《藏地密码4》全面揭开西藏密宗修炼之谜!
即使你没有读过《藏1》到《藏3》,依然不影响你直接读《藏4》!
《藏4》的故事相对独立又绝对震撼!
了解西藏,必读《藏地密码》!
畅销300万册的终极完美巅峰之作
当代大学生最喜爱的十佳图书奖
搜狐“读本好书”年度十佳图书奖
2008年度网络十佳电子书第一名
文坛,更准确地说是出版界,好些年来一直在期待成熟的类型小说。
本来中国也是有成熟的类型小说的,比如志怪与武侠之类,但只是有类型却无类型的概念。所以今天呼唤类型小说的人,不但使用了西方关于类型小说的概念,真实的意思其实也是期待并操弄着这个概念:侦探、寻宝、探险、科幻、奇幻、恐怖……而且,这些年里也有模仿之作大量应市。但也只是应市而已。所以一说,就是当前的所谓类型小说,还是太多的模仿,而鲜见有自己的独创。
我自己主编过多年的幻想类文学杂志,也有野心构建中国气派的类型小说之一种,应该说除了赚钱还算不少,文体建设上却基本失败。后来离开这个位置,至少有一年多不看这样的东西了。直到前些天,我因朋友推荐看了《藏地密码》,读过之后,真有些意犹未尽,特别想知道“下回分解”。但想必那些分解还在作者脑海之中吧。总之,《藏地密码》大概算是我近年来在中国内地所看到的最好的“类型小说”。当然,这部120万字的小说,目前我只看到一半,另一半据说作者何马还没有写完。
我是一个藏人,当然也是一个作家,或者也曾经尚算是一个称职的出版人。我族同胞,因为自己文化及各方面的弱势,对于自己文化的种种言说,总有一种紧张的心情,我也不能自外于此种氛围,因此对《藏地密码》文化方面的评论可略去不说。我宁可以一个编辑的身份来说说《藏地密码》这部丰富的小说,因为从我看过的这半部《藏地密码》来看,倒能看出些类型小说成功的秘密。
这里首先要说的是,类型小说有自己的传统,类型小说首先要依附于一个文化系统。比如西方类型小说中圣杯的悬念,吸血鬼、蝙蝠侠之类的形象,绝不是小说家为了编织一个故事而一时兴起的想像,而是来自于久远的神秘传说,也就是来自于一种文化传统。小说从这些传说出发,也就获得了一种牢靠的心理基础,具备了使故事得到读者参与和认同的可能。而今天,汉语中的类型小说,往往缺少这样的文化依托。《藏地密码》的作者恰好掌握了这种小说的神秘配方。所以,《藏地密码》这部小说,也正是依托于至今仍有神秘感的西藏文化与西藏的地理,找到了在真实与虚拟间往返叙述的自由,使这个故事有了心理和文化基础,使这个故事的铺排具备了成功的可能。《藏地密码》中至少关涉了三个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藏传佛教的历史与传说;藏獒的知识与传说;最后一个是青藏地理及探险。似是而非?是的,小说中提供的知识系统是这样的,这是小说特殊的需要。如果一切都在已经定论的知识范围内展开,那样的小说就失去让人想入非非的能力了。《藏地密码》的写作,作者何马让它呈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叙述可能,正是这种可能性,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未知的阅读快感和兴奋,也更加增强了西藏文化的神秘之感。
再者,类型小说最终还是要由一系列的人物来推演。类型小说中,人物的行为也是相当类型化的。但是,不论其处于如何高妙的想像境况里,在种种情境中的反应与感受,却是来自于现实经验。对作者而言,小说家对人物的塑造,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对人的观察与把握。对读者来说,热爱或者讨厌某个人物,也是基于现实中的真切感受,在阅读参与中同样调动了个人的生活经验。《藏地密码》中人物能抓人,阅读中读者愿意与之一路同行,一起去“追寻藏传佛教千年秘史”,我想,这也是《藏地密码》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
以上两点,如果总结一下,就是说类型小说的写作,在不同的成功作品里,自有其种种的秘辛,但可能大多都会具有上述两个特征:一个是其来有自的文化依托,一个是现实经验的投射。虽然大家常说,小说好看是因为故事好看,殊不知,故事并不会因为曲折,因为大出意外就变得好看,故事本身还需要更有力的依托。一方面,是读者群能够进入的共同的文化;一方面,是具体而微的人生经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藏地密码》,能够吸引我们随同主人公一同前行的道理就在这里,并使我们对将要问世的《藏地密码》后续部分,有了相当的期待!
第二十三章 高原雪狼
第二十四章 倒悬空寺
第二十五章 巨门之后
第二十六章 巨佛内部
第二十七章 终极血池
第二十八章 西藏古格
第二十九章 千年一战
第三十章 西藏密教
第二十三章 高原雪狼
工布村长老
吕竞男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古格地区是土林,那里除了土堆就是一马平川,直升机视野开阔,就算地上有伏兵也能避开,不像墨脱多山林树木,容易被伏击。而且,我们已经知道本他们的目的地,必须和他们抢时间。按照多吉所说,他们抵达古格雕刻有佛像的石窟至少需要两天,而要打开机关佛,拿到银眼也需要一天,我们刚好把这三天的时间差补回来。到了倒悬空寺他们还要受到诸多机关制约,不可能前进得那么快,我们就有机会追上他们。”
岳阳吹口哨道:“哇,那不是要大开杀戒?”
吕竞男道:“嗯,知道了他们的人数和一些武器装备,我们手中的武器也会进行一些调整,明天一并运过来。当然,能不交火最好,毕竟里面都是古代遗迹,走吧。巴桑,明天天气如何?”
巴桑道:“好。”
卓木强巴道:“对了,多吉,我想见见你们长老。”
多吉踯躅道:“长老啊,那三个老家伙很是固执,不过,我来想办法吧。”
一路上,众人围着多吉问个不停。由于有圣使大人在场,多吉将他所知道的统统说了个详尽,大家这才大致明白,按照工布村的规矩,唯有村里最优秀的猎人才能作为圣使的向导。据说以前也有圣使造访过村子,甚至还在多吉出生之前就有圣使来过,但是他们要么放弃了,要么就是进入生命之门后再没有出来。听得大家骇然相顾一当过这个工布村圣使的竟然有不少!卓木强巴心中了然,他的家族倒还没听说过有人干过圣使这份职业,至少在他知道的这四十年里没有,他父亲也没离开过达瓦奴措村,因此自己是怎么被选上圣使的,至今也是迷糊。
后来多吉说起圣使和他身边那个相貌可怕的灰袍人时,卓木强巴立刻想到了普图马约的吹蛇人,那个一直跟着他们进入阿赫地宫的可怕身影,那人绝对让人过目不忘,听多吉描述,一定是他。后来多吉似乎还说了些本那群人的装备等情况,不过按照他的说法,什么铁打的吹火筒,空心铁棒挂了根香蕉似的铁盒子,卓木强巴已经没有注意听了。
至于本那行人为何肯定往古格去了,多吉则用另一首类似史诗的诗歌回答,据说本他们就是听了这首诗歌而转向西方的。歌的内容很长,一路走来,多吉基本上都在吟唱,其中几句引起了卓木强巴的注意——“一旦让血亵渎了圣庙的阶梯,无数的灾难将像雪崩一样接踵而来降临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城市将变成死城,荒无人迹,豺狼在圣坛下安家,毒蛇在台阶上晒太阳,蜘蛛网封住了门窗,死亡之花开遍大地……”这一段卓木强巴总是隐约觉得在哪里听过,但是记忆里却翻找不出来。
而后面的“神圣的万字轮回更北方,高原雪狼的口中落下……”“纳南塔的心脏放出银色的光芒……”“当祖先的安息之地沐浴着金色的阳光,万能的佛将为虔诚的人指引方向……”“他们隐藏起一个月亮,银色的眼睛可以带给月新的力量……”“谦卑地下跪,打开勇士的殿堂……”“天地无光,诸神建造了倒悬的神话……” “通过十八重考验,接受勇者之光……”似乎都用一种极隐晦的方式述说着开启机关通道的方法以及将要经历的考验。亚拉法师和吕竞男仔细地听着,希望能从这些诗歌中听出一些端倪,但又都露出一丝迷惑。张立和岳阳则发现,多吉似乎对卓木强巴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唱一两句,往往要看他的圣使大人四五眼,那种眼神,只有在骨灰级歌迷看他们的偶像时才会出现。
等多吉将整首诗歌唱诵下来,距离工布村已经很近了。亚拉法师问道:“多吉,这首诗是你们村里一直传唱下来的吗,我听诗歌的韵脚和内容,中间应该还有几段才对。”
多吉鼓着嘴道:“没错,中间不只少了几段,而是少了一大截。听说原来这首诗是完整的,记载在一本书上,后来……”多吉停顿了片刻,接着道,“后来借给那个蓝眼睛的,就没要回来。当时村里的长老凭记忆写了下来,但是那位长老已经很老了,就遗失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