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于漪 上海教育电视台 编著 孙向彤 主编 中国言实出版社
定 价:¥78
中 教 价:¥78.00 (10.00折)
库 存 数: 0
《大先生于漪》是一部弘扬人民教育家于漪精神风范的融媒书。上海教育电视台在纪录片《大先生》基础上,重新整理于漪先生的系列微课《师范》、演讲录《学做人师》以及编创人员的采访手记等资料,记录了大爱无私、锐意改革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的为学、为事、为人之道,再现了于漪先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重要成就和影响。
本书图文并茂、音视频互动,捧读此书,可以悟师道,重温师者楷模的坦荡人生;捧读此书,亦可悟初心,读懂 大先生何以为大。
|
序一
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朱之文
全景式记录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教育人生的融媒书《大先生于漪》,即将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约我作序,我欣然答应。与其说是作序,不如说是借此表达我对于漪先生的那份崇高敬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离不开钻研教育、深耕教育的人。于漪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老教育家,她70 多年如一日耕耘于三尺讲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献给了她的学生们。她是当之无愧的大先生。
教育,民族之命脉;教师,教育之灵魂。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022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再次强调老师应该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应当成为每一名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和引领。
那么该如何成为一名大先生呢?于漪先生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无尽的思考。2019 年9 月17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于漪老师颁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她是基础教育界惟一获此殊荣的代表。于漪老师从教70多年,始终心怀家国,始终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她用生命镌刻的教育工作历程,谱写了一曲立德树人的悠扬赞歌。
于漪先生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她曾被评为首批语文特级教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为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8 年12月18 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她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 年9 月,她入选新中国成立70 年最美奋斗者,被授予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于漪先生教育人生的真实记录和最高褒奖。
于漪先生作为基础教育名师,出版了近600 万字的著作,智如泉涌,是学生和后学仰望的高峰。70 年来,她心无旁骛,专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身心教书育人。她一门心思为学生,把所有的特级教师津贴都花在学生身上,自己却拮据度日。她在家庭遇到变故时,毅然克服困难,赶回学校为高三学生辅导功课,为的是不让毕业班的学生落下一节课。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爱的奇迹:作为班主任,她将一盘散沙、乱象丛生的班级带成了先进集体;作为校长,她倡导师风学风一起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把无名的学校,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优秀典型;作为导师,她言传身教,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带出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教学能手、德育名师。
Ⅰ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纪录片《大先生》讲述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人生 001
003 教文育人
于漪第一次提出教育就是要育人,她要建立一种网络式、辐射型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019 心怀家国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只有培养心怀祖国的学生,中国人才能挺起脊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指日可待。
037 红烛微光
于漪用对学习的重视、对学生的真诚,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留下温暖,使他们怀揣着满满的善意和温情奔赴祖国的广袤天地。
053 赓续师范
70 多年来,于漪孜孜求索,甘当人梯,把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用忠诚、智慧、担当与奉献写就了一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史诗,熠熠生辉,彪炳后世。
073 编导手记
于漪老师的大,在于一辈子贴地而行的人民立场。于老师的大,在于我为人人的自觉和对人人为我的感恩。于老师的大,在于最低谷时不失自我,自强不息;又在最顶峰时虚怀若谷,兼爱天下,她是我们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大先生。
赓续,师范 075
纪录片中的侧面于漪 081
我眼中的人民教育家于漪 088
阳光 绿叶 种子 093
绿叶媒资库中的大先生 098
20 年的变与不变 102
她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107
从知识杨浦到绿叶台 112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117
Ⅱ率先垂范,知行合一
微课《师范》释解大先生于漪教书育人秘诀 125
127 管理的核心:人
管理的核心是 人, 管人的核心是心,抓住人心,凝聚人心,打动人心,这就是于漪老师最朴素、最精辟的教育管理思想。这里不仅有技术层面的术,更加有精深的道。
139 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课
语文老师不仅要教学生掌握语言文字,更要引领学生从一篇篇文章和一部部作品中实现精神的觉醒和灵魂的提升。
149 让青春在讲台闪光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依然会选择这个太阳底下永恒的事业。
159 滴灌生命之魂
德育要在学生精神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摇动、推动、唤醒学生,教师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孩子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