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时代的商业银行经营》立足央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重点工作,基于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现状,将“金融科技生态”、“金融科技技术”、“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商业银行经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具体与普遍相结合、现实与未来相结合,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包括信贷决策、风险承担、盈利能力、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并探寻影响上述关系的异质性因素,厘清上述关系的作用机制,为商业银行如何直面金融科技冲击、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如何融入金融科技浪潮、如何应对金融监管转型提供建议,为贯彻落实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供参考。
金融科技作为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引擎。在新发展格局下,为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在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业应积极借助于金融科技这一制胜“砝码”。一方面,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在无形中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另一方面,众多银行已将发展金融科技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以金融科技重塑服务渠道、助力生态场景建设,依托金融科技持续提升风控能力。此外,银行不仅在技术层面布局金融科技,还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于业务运营全链条,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步伐。在此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以适应新发展格局,下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是外部金融科技冲击究竟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经营?二是商业银行该在哪些环节找到金融和科技的契合点,以科技赋能金融,积极融入金融科技变革?三是数字化转型这种全方位变革又是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的?四是在金融科技浪潮下,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未来监管科技的变化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何种冲击?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书将“金融科技生态”“金融科技技术”“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商业银行经营”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将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普遍、现实与未来相结合,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包括信贷决策、风险承担、盈利能力、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并探寻影响上述关系的异质性因素,厘清上述关系的作用机制,为商业银行如何直面金融科技冲击、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融入金融科技浪潮、应对金融监管转型提供建议,为贯彻落实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守为民初心、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使命,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提供参考。
全书共分为13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框架以及研究创新等。第2章是文献综述,主要界定本书涉及的重要概念和综述相关文献。第二部分“金融科技生态与商业银行经营”包括第3章和第4章,主要讨论金融科技生态日趋建立和形成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第三部分“金融科技技术与商业银行经营”包括第5章、第6章和第7章,主要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贷款投放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第四部分“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商业银行经营”包括第8章和第9章,主要实证考察商业银行顺应金融科技趋势,全方位开展数字化转型对其经营的影响。第五部分“未来银行和监管模式与商业银行经营”包括第10章、第11章和第12章,主要考察未来商业银行发展方向以及银行业面临的金融监管转型等问题。第六部分为第13章,在总结全书的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本书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本书由王蕊、罗航和丁云波撰写。其中,三人共同撰写第1章、第2章和第13章,王蕊主要撰写第3章、第4章、第8章、第9章和第10章,罗航主要撰写第5章、第6章和第7章,丁云波主要撰写第11章和第12章。王蕊对全书进行统稿。在撰写过程中,学生毛柯淇和廖申伟参与撰写第5章、第6章和第7章,主要负责理论模型构建和推导工作;学生李琳钰、张尉和康靖参与撰写第3章、第4章、第8章、第9章和第10章,主要负责数据收集和实证回归工作;学生杨顺晶和程粤承参与撰写第2章、第11章和第12章,主要负责文献整理和资料收集工作。
本书得到2022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雏鹰计划”优秀成果出版项目(CY009)资助。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华大学科技金融与创业金融研究中心、武汉学院数字经济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华西数字产业集团的大力支持。本书的构思和完善还得到了清华大学田轩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吴季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后续关于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王蕊,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访问学者,西华大学经济学院金融投资系主任,成都社科雏鹰人才。
罗航,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学院学术副校长,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第三届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丁云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华西集团副总工程师,四川华西数字产业集团董事长,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创业领军人才、四川天府新区“天府英才计划”特优人才。
第一部分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结论
1.6 研究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3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其经营的影响
2.4 金融科技监管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2.5 研究现状评述
第二部分
第3章 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3.1 问题的提出
3.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3.3 研究设计
3.4 实证结果
3.5 进一步实证分析
3.6 结论与启示
第4章 金融网络关联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结果
4.4 金融网络关联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异质性分析
4.5 金融网络关联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机制分析
4.6 结论与启示
第三部分
第5章 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银行风险缓释架构中的应用
5.1 问题的提出
5.2 文献综述
5.3 理论框架
5.4 去中心化的数字身份和加密技术
5.5 进一步讨论
5.6 结论与启示
第6章 区块链技术、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
6.1 问题的提出
6.2 相关背景
6.3 文献综述
6.4 区块链嵌入式信用模型
6.5 进一步讨论
6.6 结论与启示
……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1 相关性统计(一)
附录2 相关性统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