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她的研究小组对发展中国家农村基础设施可持续性研究的重要成果。在本书中,作者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博弈论和组织学领域中制度分析学者的研究出发,研究了国际组织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发展政策,认为不良的制度激励,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基础设施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作者系统比较了开发与维护农村基础设施的可选择的制度安排,从而揭示出,相较于集权的制度安排和分权的制度安排,多中心制度安排具备哪些特定的优势与弱点。此外,本书援引了大量的案例研究,主要通过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灌溉系统和道路系统,论述真实世界的人们如何合作,他们面临什么问题,以及为了使得合作有效,应该克服什么障碍。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1933—2012),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200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200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她的丈夫——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曾多次访问中国,他们共同创立的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曾接待相当数量的中国访问学者。其代表作《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拉里·施罗德(Larry Schroeder),雪城大学麦克斯韦尔学院公共行政与经济学教授。 
苏珊·温(Susan Wynne),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所研究助理。
目录 
 
中文版译序/ 1 
前言/ 21 
致谢/ 23 
导言/ 27 
 
第一章基础设施与发展/  
第一节战后的发展倡议/  
第二节解释发展结果的制度方法/  
第三节物质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第四节基础设施可持续性意味着什么/  
第五节研究方法综述/  
第六节结论/  
 
第二章基础设施的可持续问题/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维护与融资/  
第二节基础设施开发的几个阶段/  
第三节影响单个私人资本所有者使用者的 
维护决策的因素/  
第四节结论/  
 
第三章个人、激励与交易成本/  
第一节有关个人的假设/  
第二节契约不确定性与交易成本问题/  
第三节信息不对称是契约不确定的根源/  
第四节作为抵御性制度的亲属关系网/  
第五节裙带关系与腐败/  
第六节结论/  
 
第四章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与生产/  
第一节供给与生产的区分/  
第二节主要影响供给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属性/  
第三节主要影响生产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属性/  
第四节结论/  
 
第五章制度绩效评估/  
第一节综合绩效标准/  
第二节中间绩效标准/  
第三节结论/  
 
第六章制度安排分析/  
第一节私人开发基础设施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公共基础设施开发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结论/  
 
第七章集权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集权的基础设施开发/  
第二节简化分析方法的问题/  
第三节援助机构的作用/  
第四节结论/  
 
第八章分权的制度安排/  
第一节分权努力/  
第二节行政分权是否导致集权的全国政府 
绩效的改善?/  
第三节结论/  
 
第九章多中心制度安排/  
第一节多中心的概念/  
第二节多中心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  
第三节对多中心制度安排的普遍顾虑/  
第四节作为分权的私有化/  
第五节结论/  
 
第十章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方法的意义/  
第一节本书提出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本书研究方法的一般政策意义/  
第三节本书研究方法的直接政策意义/  
第四节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