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新课标课外经典阅读丛书》取材于一个苏格兰水手独自在荒岛生活五年的真实故事,是一部回忆录形式的冒险小说,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可是他却拥有一颗勇于冒险的心,他渴望航海,希望在远洋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抱负。终于,他鼓起勇气瞒着父亲出海。在他前几次的出海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可是他并不甘心,决定再次出海。
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
第一章 痴迷航海踏上险途
第二章 劫后余生落难荒岛
第三章 建造住所撰写日记
第四章 拾起信仰建房拓荒
第五章 环岛航行发现脚印
第六章 建造工事防御野人
第七章 梦境成真邂逅“星期五”
第八章 激战野人绝处逢生
第九章 夺船大战重返家园
第十章 归途历险旧地重游
1632年,我出生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家庭。我的父亲是德国不来梅市人,经商发家后定居在约克市,并在那儿娶了我母亲。母亲娘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姓鲁滨逊,因而给我取名叫鲁滨逊·克罗伊茨内。由于英国人一读“克罗伊茨内”这个德国姓发音就走样,所以大家都叫我克罗索。
我有两个哥哥:大哥是驻佛兰德英国步兵团的中校,在敦刻尔克附近与西班牙人作战时阵亡了;至于二哥,他的下落我至今仍一无所知。
我是家里的小儿子,双亲没让我学谋生的手艺,于是从小就喜欢胡思乱想的我,一心想出海远游。父亲曾送我去寄宿学校就读,还让我进免费学校接受乡村义务教育,一门心思想要我将来学法律,但除航海外,我对其他一切都没兴趣。
我完全不顾父亲的意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脑子里总想着圆自己的航海梦。冥顽不灵的天性,似乎已注定了我未来命运的不幸。
父亲预料到我的想法必然会给我带来不幸,便给予我许多严肃而真诚的忠告。当他生病在家休养时,还特地抽时间把我叫进他的卧室,对我进行了一番劝解。他说我们的社会地位属于中间阶层,既不必像下层大众那样辛苦劳作、疲于奔命,也不会像上层人物那样骄奢淫逸、钩心斗角而最终弄得心力交瘁。这是一种人人羡慕的阶层,许多帝王都感叹其高贵的出身所带来的不幸,恨不得自己出生于像我们这样的中间阶层。明智之人也都认为,中间阶层的人才最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圣经》中的智者曾祈祷:“让我既不贫穷,也不富裕!”
他提醒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人都多灾多难,唯中间阶层灾祸最少,不会有他们那样瞬息万变的盛衰荣辱。
接着,他说,如果我的生活多灾多难,那完全是由于我自身的过错。因为他知道我的航海计划必将会给自己带来诸多苦难,因此向我提出了忠告。总而言之,他答应,如果我听他的话留在家里,他一定尽力为我做出安排。他根本不同意我离家远游,因为他不想看到我因自己的一意孤行而受罪。谈话结束时,他告诉我应以大哥为前车之鉴,他说他也曾同样恳切地规劝过大哥不要去佛兰德打仗,但血气方刚的大哥还是决意加入了军队,结果丧了命。他还对我说,虽然会永远为我祈祷,但如果我执意采取愚蠢的行动,那么,他敢说,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还断言说,将来当我呼救无门时,一定会后悔没有听他的忠告。
这次谈话让我很受感动。真的,谁听了那样的话会无动于衷呢?我下决心不再想出海的事,打算听从父亲的劝告,留在家里。可是,没过几天,我就把自己的决心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出外航海的想法又完全占据了我的脑海。我并没仓促行动,我决定先说服我的母亲。我在她心情较好的时候告诉她:我一心想到外面去见见世面,除此之外我什么事也不想干,父亲最好索性答应我,要不然我就离家出走。我已经十八岁了,无论去当学徒,或是去做律师的助手都太晚了。而且,我绝对相信,即使自己去当学徒或做助手,也必定不等满师便会逃离出去航海。如果她替我向父亲说情,让他答应我乘船出海一次,等我回家后觉得自己并不喜欢航海,就会加倍努力弥补我所浪费的时间。
母亲听了我的话后大发雷霆。她对我说,她知道无论怎么说,父亲也毫不理会,他决不会答应我去做这种冒险的事。她表示难以理解,在父亲与我进行了那样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后,我怎么还想离家远游。她说,如果我执意自寻绝路,那就别指望谁会来帮助我。
尽管母亲嘴上说不愿意向父亲转达我的话,但事后,她还是把我们的谈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父亲听了深为忧虑,叹了一口气说:“这孩子若留在家里,也许会很幸福;但如果他要到海外去,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他没答应我的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