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胡塞尔著名的“发生学的逻辑”讲座的选编,其核心课题是探讨感知、再回忆和期待等直观的意识方式。通过对被动综合的交织物的分析,胡塞尔在被动性内确认了一种低级形态的明见性。但是,在被动性领域内不仅有明见性被给予,而且同样也有变式被给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自身给予都可能由于与其它自身给予的冲突而失效,而这些其他自身给予重又可能由于与其它自身给予的冲突而失效。真理无疑最终有效性,而由于经验可能与经验发生争执,自身给予可能出现变式,似乎“绝不会达到一种最终有效性”,因此,真理现在成了问题。在我们谈论一个真实的自身和一个最终得到证实的表象的地方,我们通过再回忆超出瞬间的意识。因此,为了获得绝然的明见性,亦即作为最终有效性的真理,胡塞尔诉诸对再回忆的分析。但问题是,再回忆也可能弄错,事后摆明是幻觉。因此,分析被引向再回忆的自在的构造问题,即再回忆如何辨明自身,它在何种程度上能成为最终有效性的一个源泉。通过对联想现象的描述,尤其是对唤起的分析和对搭叠、融合和再回忆领域内的争执的说明,胡塞尔得以解决意识过去的问题,即指明“内在的曾在系统的真实存在”。最终,《被动综合分析》可归结为关于“真理的起源”问题的发生现象学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 经典作家经典著作。
胡塞尔是西方著名哲学家,引领了风靡整个20世纪并影响至今的现象学风潮。中文版《胡塞尔文集》的出版,势必会为国内的现象学研究和胡塞尔思想研究打下坚实的文献基础。
2. 优秀译者信实译文。
本书据胡塞尔德文版《胡塞尔全集》忠实译介而来。译者从事现象学和胡塞尔研究多年,译文几经修订,译笔信实可靠,基本完全保留了胡塞尔原文风貌,是中文读者进入胡塞尔原著的不二之选。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其开创的现象学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欧陆哲学的走向。曾任教于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与弗莱堡大学。主要著作有《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等。
李云飞,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