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具有超国家机构的区域经济体。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欧盟国家的经济趋同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制约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随着欧盟国家将更多的政策制定权交给欧盟,国家层面对经济的独立调控能力逐渐削弱,同时对成员国经济周期的趋同提出更高要求。那么欧盟国家的经济周期趋同状况如何?欧洲一体化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趋同产生有何影响?《欧洲研究丛书·研究系列: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研究》主要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欧洲研究丛书·研究系列: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研究》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经济周期趋同的背景、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分别从关税同盟、统一市场、经济货币联盟三个时期,探讨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并分析了欧盟的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成员国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作为秦爱华的博士生导师,我从该生入学之初就根据其计量经济学功底较强的特点鼓励她关注这一课题,并督促她在出国进修期间对这一课题的国外研究现状作了认真、全面的学习和考察。
本课题在国内学术界有关欧洲经济研究方面尚属空白,在国际学术界也属于前沿课题。虽然欧洲学术界关于欧洲经济周期研究的文献较多,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亦有研究,但总体水平与其他传统问题的研究相比仍处于初期阶段,因此该选题难度很大。但是,秦爱华经过4年的刻苦学习(其中有1年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克服了诸多困难,很好地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研究是对欧洲经济统一实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欧洲经济一体化与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互动关系,不仅可以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世界经济周期性问题提供有用的案例和依据,而且有助于从崭新的理论视角理解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层次结构影响和发展趋势。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超国家区域经济体。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国家经济融合日益加深,对欧盟国家的经济周期趋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欧盟国家的经济周期趋同已经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正在成为欧洲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因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国家的经济周期趋同不仅能检验一体化的实践效果,而且也能为欧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国家的经济周期是否具有趋同性?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对欧盟国家的经济周期具有哪些影响?当前欧盟国家的经济周期趋同效果怎样?欧盟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的经济趋同又有何异同?本书对上述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给出了有价值的判断和结论。
本书探讨了欧盟老成员国的经济周期趋同特征及其原因,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出欧洲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周期趋同的特征。作者研究了影响欧盟老成员国经济周期趋同的主要因素,深入分析对外贸易、统一货币政策和协调财政政策等因素对欧盟国家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作者运用计量模型归纳出欧洲经济周期的特征,分析了欧盟国家出口、投资和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与博士学位论文相比,本书还考察了欧盟东扩之后新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比较分析了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经济趋同的特点、差异及原因;探讨了金融危机对欧盟经济趋同的影响,并对欧盟经济的发展前景作出了预测。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而言,本书有以下创新之处。
1.采取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有传统的定性分析,更多的是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的计量分析,在国内有关欧洲经济问题的研究方面具有前沿意义。本书使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通过最新的计量模型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提出创新的理论观点。
2.系统考察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探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同阶段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特征,应用关税同盟、统一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的相关理论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给出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导致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结论。
3.定量分析欧盟的内部贸易政策、统一货币政策和协调财政政策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从经济一体化政策与经济周期趋同的互动关系角度进行解剖,对不同政策对于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程度作出判定,并据此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发展趋势提出看法。
4.通过实证分析提出欧洲经济趋同过程中形成了以德国为中心的经济核心国家集团,并以这一集团为主导形成了欧洲经济周期的基本规律,即出口、投资和消费对于欧洲经济周期的影响和变动规律。
本书是作者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第一本个人专著,不足和稚嫩之处在所难免,但毕竟为其今后漫长、艰苦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导师,我预祝她获得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
王鹤
2014年9月15日
秦爱华,女,汉族,出生于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工作,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欧洲经济增长、北欧国家经济等。2006-2007年赴德国的弗赖堡大学学习。本人曾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要代表作有:《里斯本战略评述——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欧盟经济》、《欧盟经济周期趋同性初探》、《里斯本条约与社会市场经济》等,译著(合译)有《亚欧会议的未来》等。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论
一 研究的方法
二 数据来源与基本处理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周期的成因理论
一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二 当代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节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研究
二 欧洲经济周期存在性研究
三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章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演变
第一节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情况分析
一 1961~2013年欧盟经济增长情况
二 1985~2013年欧盟经济周期波动情况
三 1992~2006年欧盟经济周期趋同实证分析
第二节 欧洲经济一体化不同阶段的经济周期趋同
一 关税同盟时期欧洲经济周期趋同
二 统一市场时期欧洲经济周期趋同
三 经济货币联盟时期欧洲经济周期趋同
第三节 欧盟成员国经济周期与平均经济周期的差异
一 欧盟成员国的经济周期与平均经济周期波动
二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成员国经济周期波动趋同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国际贸易增加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
一 国际贸易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 欧盟的国际贸易对经济周期趋同的实证分析
三 欧盟贸易一体化与经济周期趋同的关系
第二节 统一货币政策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
一 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趋同的作用机理
二 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趋同的实证分析
三 欧盟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趋同的关系
第三节 协调财政政策对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
一 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趋同的作用机理
二 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趋同的实证分析
三 欧盟财政政策趋同与经济周期趋同的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的特征
第一节 欧盟的经济核心国家集团
一 实证分析
二 欧盟经济核心国家集团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 欧洲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
一 出口、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原理
二 欧元区的经济周期传导特征
三 德国的经济周期波动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欧盟新成员国经济趋同
第一节 欧盟新成员国的经济趋同
一 欧盟国家衡量经济趋同的方法
二 欧盟新成员国的名义趋同
三 欧盟新成员国的实际趋同
第二节 欧盟新成员国的经济趋同特征及原因
一 欧盟新成员国经济趋同特征
二 欧盟新成员国经济趋同状况分析
第三节 欧盟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比较分析
一 欧盟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经济趋同特点分析
二 欧盟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经济趋同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欧洲经济趋同
第一节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概述
一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变
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出欧盟存在的问题
三 欧盟的应对措施
第二节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欧洲经济失衡
一 欧盟对经济失衡概念的界定
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欧洲经济失衡
三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经济趋同的影响
第三节 欧盟经济趋同前景
一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欧盟国家经济趋同的趋势
二 欧盟经济前景展望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欧洲研究丛书·研究系列:欧洲经济周期趋同研究》:
面对不同类型的外部冲击,各国的贸易传导效应会有所不同。传统的产业间专业化分工可能使经济周期的趋同性下降。例如,美国2000年的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导致其经济增长率迅速下降,引起了信息产业发达的爱尔兰、芬兰等国的经济增长率同步下降,但是对信息产业发展滞后的国家影响甚微。而现代的日益发达的产业内专业化分工格局则会使各国经济周期的趋同性增强。同时,作为需求变化表征的贸易流量变化也能使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扩散到所有的部门和产业,从而使经济周期的趋同性增强。因此,贸易是增强还是减弱经济周期的趋同性,与国家间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还是产业间贸易密切相关。根据经济周期理论,一般认为:双边贸易强度越高,两国经济联系越紧密,经济波动协动性越强;产业结构相似度越高,两国经济在受到相同产业冲击时的表现越相似,经济协动性越强;贸易相似度越高,两国经济在面临价格冲击时的表现也越相似,经济协动性也越强。另外,出口国的地理位置同样影响这种联系,出口国与进口国的距离较近对这种联系具有促进作用。
由此可知,随着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周期可以通过对外贸易相互影响和传递。如果对外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强度较高,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则贸易对经济周期趋同性的影响较为显著。有研究表明欧盟国家间的主要贸易渠道是产业内贸易,因此欧盟国家随着经济一体化而增加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对成员国的经济周期趋同具有推动作用。在本节的第三部分将对欧盟的贸易格局、产业分布情况,以及欧盟国家间贸易对欧盟经济周期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分析。
随着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欧盟的贸易一体化主要包括关税同盟、统一市场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三个阶段。关税同盟的建立标志着欧盟贸易一体化的开始。从1957年开始欧盟成员国签订《罗马条约》,分三个阶段削减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到1968年欧盟内部关税全部取消,并对欧盟外部工业品实行统一关税。1993年在欧盟内部成功建成统一大市场,在商品自由流通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随着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对统一货币的要求日益迫切。1999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正式成立,在欧元区内使用统一货币欧元,并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至此,欧盟的贸易一体化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并且使用了统一货币,使得贸易一体化实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成员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加。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否使得成员国的宏观经济发展更为相似,其经济周期波动是否呈现更为趋同的特征,下面将通过对欧盟14国的实证分析进行验证。
欧盟的国际贸易对经济周期趋同的实证分析
通过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周期传导机制可以明确,在不同经济条件下贸易机制不仅对本国经济增长具有影响,而且会对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周期产生相应的影响。接下来主要研究欧盟国家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贸易对成员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作用及其趋势影响。本节主要应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继续将欧盟14个成员国作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对国家间经济周期趋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