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语义地图模型为框架, 选取了汉语“连接”义 、“代替”义、“跟随”义、“遗失”义四组词进行共时与历时考察, 综合运用语言类型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对上述四个概念场词汇的历时演变做了比较深入地分析和解释, 通过历时材料弥补了单纯跨方言考察的不足, 这一方法也是对语义地图模型研究理论的补充, 具有方法论意义。 语义地图是一种实证的方法, 它直观地展现了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在不同时期的语义功能上的相似性与多样性, 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思维认知演变与不同地域、民族人类思维认知的相似与不同。在对“连接”义、“代替”义、“跟随”义、“遗失”义四组词历时与共时语义考察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共同功能节点的联系, 对四组词的概念空间整合, 构建了一个更广泛的汉语概念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