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大山深处圆“扶贫梦”
在延边,有一位有着50年龄的老员,虽近古稀之年,却不甘于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而是每天不辞辛苦,奔波于延边的崇山峻岭,精心播撒自己潜心培育的人参良种,期待着自己今天的辛勤付出会换来日后山里人的脱贫致富。他是沈阳铁路局原图们铁路分局退休干部文海。
延边是文海的故乡。1975年,文海从部队转业原图们铁路分局。在延边生活近40年,文海对濒危物种野山参情有独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他掌握了野山参的通过仿生学原理培育出接近野山参的参种。从00年开始,文海在延边的深山密林深处开辟实验基地培育参种。10多年来,他培育的参种在生态林中长势良好,形用与野山参相差无几。
文海培育参种不是为了赚钱。在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的付出能使山区贫困群众和所有生活困难的人能够脱贫致富。11年,文海携带着精心培育的参种开始了撒播征程。他先以图们市为出发点,走遍了市郊周围的深山密林,按照野山参的其撒播在特定的区域内。文海播撒参种后,定期回访巡视,查看在自然环境下参苗的长势。3年来,文海的足迹遍及延边大地,一个破水壶、一辆旧自行车伴随他的旅程。
今年3月19日,文海通过延边卫星广播电台发布信息,免费向贫困群众提供自己培育的野山参参种和种植技术。信息发布3天后,只有安图县二道镇来了2名林场代表来取参种。很多人不相信文海,不相信会有“免费午餐”。
文海明白,仅有助人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将好事变成现实。5月1日,文海带上发芽的人参种子和一套行李,骑着自行车出发了。他沿图们江畔一路向西,经图们市月晴镇马牌村、龙井市开山屯镇和三合镇和龙市、延吉市帽儿山区,一面播撒参种,一面向林区无偿赠送参种,传授播种技术。半个月后,文海播撒完了数千粒参种面积达5000多平方公里。他告诉记者,计划用10年时间将培育的参种撒遍延边所有的深山。
3年来,文海已经在延边大地撒下了2万余粒参种。“我选择的是一项很艰苦的事业,如果,受益的人会很多。近些年,相关部门给予了我不少支持和帮助,扶持我成立野山参抚育专业合作社,目前专用育参基地面积已达到500公顷,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更多的人通过我的帮助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文海对自己的梦想充满信心。
原载于14年11月21日的《延边日报》,获第24届(14年度)吉林新闻奖。
小账本折射大变化
天气晴好时,居住在延吉市建工街道延春社区的张延芬女士喜欢将家中的东西拿出来晒晒,换季衣物、床上用品、书籍资料,当然括放在柜子里的那些陈年旧账。“翻翻这些流水账,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许是人们常说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