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称为“抵得上五个师”的中国人绝无仅有,何况他 还不止“抵得上五个师”,他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中国火箭、导弹、航 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实现强国之梦,钱学森功不可没。叶永烈编著的《钱 学森》是关于钱学森传奇一生的生动写照。 《钱学森》全书图文并茂,史实准确,笔触细腻,引人人胜。本书既是 厚重的史著,记录了共和国“两弹一星”的艰难历程,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 生动教材以及鼓舞广大年轻读者蓬勃向上的励志之作。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新著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陈云之路》、《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美国自由行》、《星条旗下的生活》、《俄罗斯自由行》、《欧洲自由行》、《澳大利亚自由行》、《真实的朝鲜》、《今天的越南》、《樱花下的日本》、《我的台湾之旅》、《多娇海南》、《这就是韩国》、《梦里南洋知多少》、《从金字塔到迪拜塔》、《神秘的印度》、《米字旗下的国度》等。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就在钱学森递交那份离开美国的声明之后一周,太平洋彼岸的朝鲜战火 顿起,麦卡锡主义借助朝鲜战争的爆发在美国国内甚嚣尘上。1950年6月27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并决定以武力阻挠中国 人民解放台湾,美国第七舰队向台湾出动。钱学森加快了离开美国的步伐。 那时候中美之间没有外交关系,只有美国驶往香港的轮船,也有不多的 美国飞往香港的航班。在8月31日,美国邮轮“威尔逊总统号”从旧金山经 停洛杉矶驶往香港,原本是钱学森的最佳选择,当钱学森与加州理工学院的 博士研究生罗沛霖一起去买船票时,由于罗沛霖是学生,当场买到船票,而 钱学森由于是教授,必须得到移民局批准才能买船票,无法与罗沛霖一起回 国,而机票也是一票难求。无可奈何,急于离开美国的钱学森一家,预定了 加拿大太平洋航空公司8月28日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飞往香港的机票。 钱学森进入了“紧急状态”,他在办公室里收拾好书籍、手稿、笔记本 等等,在家中收拾好细软。他委托一家名叫白金斯的打包公司打包。按照当 时美国的习惯,准备托运的行李要由托运者先把物品装入一个个防水的纸箱 里,然后由打包公司运走,在他们的仓库里装入结实的大木箱,以防在长途 运输中损坏。在装好大木箱之后,打包公司把木箱运往码头,交付轮船运至 香港,再从香港转运到上海。 对于如此优秀的学者的离去,美国的知识界抱不平者有,惋惜者有,挽 留者有。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是最突出的一位,他深为钱学森扼腕而 叹。 杜布里奇是一位物理学家,身材瘦削,长着一副娃娃脸,人们用这样的 话形容他:“生活简朴、精力充沛和一味渴望从事重要工作。”杜布里奇从 1947年起出任加州理工学院院长之后,由于工作出色,担任院长长达22年之 久。 杜布里奇大力挽留钱学森,原因有三: 一是杜布里奇本人富有正义感,向来公开反对各种政治迫害。 二是他深知钱学森是难得的优秀科学家。1948年10月,他亲自致函当时 在麻省理工学院任职的钱学森,邀请他回到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接受了他 的邀请。1949年初夏,钱学森和冯·卡门一起返回加州理工学院,钱学森出 任该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学院还授予他以美国火箭先驱戈达德命名的讲座 教授荣誉称号。 三是杜布里奇跟白宫关系密切。他兼任白宫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这个 委员会专门就科技问题向政府提供建议。 他一面尽力挽留钱学森,一面运用自己的影响,希望华盛顿相关部门举 行一次听证会,以求拂去钱学森头上那“一片怀疑的乌云”,重新发给钱学 森安全许可证,让钱学森安心地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原先的研究工作。尽管 华盛顿方面表示钱学森是美国共产党员的“证据不足”,但是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杜布里奇写道:“这简直是再荒谬不过的事,一个伟大的火箭 及喷气推进专家,在这个国家里,无法在他所选择的领域中得到工作的机会 ,因而逼使他回到红色中国,让他的才干在共产政权中施展。”经杜布里奇 再三坚持,华盛顿决定在8月23日举行听证会。钱学森面对院长杜布里奇的 一片善意,却之不恭,何况在离开美国之前能够澄清种种不实之词,也是值 得的。于是,钱学森在8月21日从洛杉矶飞往华盛顿。 杜布里奇建议钱学森,在华盛顿,应当首先拜访美国海军副部长丹尼尔 ·金贝尔先生。 杜布里奇的目的显而易见,想借助金贝尔在华盛顿进行疏通,帮助钱学 森重新获得安全许可证,这样可以达到挽留钱学森的目的。 当钱学森出现在金贝尔的办公室时,金贝尔显得非常客气。然而,他却 是一位“太极”高手。他劝钱学森去找律师波特,以便在听证会上为他辩护 。 钱学森在到达华盛顿的第二天——8月22日,拜访了波特律师。波特听 了钱学森的陈述,认为明天就举行听证会显然太仓促,他必须有充分的时间 进行准备,建议推迟听证会。钱学森同意了波特的意见。实际上,推迟听证 会等于取消听证会。钱学森已经订好8月28日的回国机票,六天之后就要离 开美国。 8月23日,钱学森再度来到金贝尔的办公室,告诉他由于美国无理取消 他的安全许可证,他决定离开美国,返回中国。金贝尔一听,露出了他的真 面目。他对钱学森说:“你不能走,你太有价值了!”他劝钱学森三思而行 。钱学森在尴尬的、不愉快气氛中,结束了与金贝尔的谈话。 华盛顿之行,钱学森一无所获。 时间紧迫,离他从渥太华飞往香港的时间只有五天,何况他还必须留出 时间从洛杉矶飞往渥太华。当天下午,钱学森就乘飞机急急赶回洛杉矶。 经过六小时的飞行,当钱学森刚下飞机,美国移民局的一位官员已经在 洛杉矶机场恭候多时。他交给钱学森一纸限制出境的公文:“禁止离开美国 !” 钱学森无比震惊,也无比愤忿。 美国移民局的动作如此迅速,不言而喻是金贝尔在幕后操纵。 后来才知道,正是由于金贝尔太知道钱学森的价值,所以他在钱学森离 开他的办公室之后,马上致电美国司法部。 金贝尔在电话中说了一句“名言”: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 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这就是金贝尔对钱学森的价值 的最精确计算。金贝尔深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句话的真谛。 原来金贝尔是一个相当仇视新中国的人物。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