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文化创新与体育强国构建》以“创新性”为主题,对群众体育文化进行理论到实践的深人研究。作者以“群众体育的发展与体育强国的构建”开篇,通过历史回顾,探寻了古代及近代体育文化创新的足迹;再通过对群众体育文化需求现状的调查,以及对群众体育文化创新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整合、重塑、原创与引进等创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的内涵、创新的制约因素以及创新策略研究。《群众体育文化创新与体育强国构建》全书内容翔实、材料真实、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丰富了体育文化的理论体系,对群众体育文化的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群众体育文化创新与体育强国构建》是目前国内涉及此领域的体育文化类学术著作之一。该书以上海为主要代表城市,进行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研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既是西方近代体育传人中国的扩散地,又是中国体育文化最大的舞台,因此,上海体育已经成为近、现、当代我国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尤其在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上海为主要研究地域,进行群众体育文化与体育强国的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李先国,1973年10月生,安徽寿县人,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立项、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通融性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海派体育文化研究》等课题多项,在《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文化导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长期以来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的研究,曾在世界体育与运动史大会、海峡两岸体育大会、东盟群众体育大会等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第一章 强国强体——群众体育的发展与体育强国的构建
第一节 体育强国建设中“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失衡现象
第二节 研究特点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研究综述
第四节 体育强国背景下的群众体育创新的理论体系构建
第二章 历史寻踪——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的历史轨迹研究
第一节 我国古代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概况——以唐代长安为例
第二节 我国近代城市体育文化创新历程——以上海为例
第三章 实证考察——群众体育文化需求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需求
第二节 群众体育文化需求调查内容
第三节 群众体育文化需求的社会学分析
第四章 个案研究——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的方法及案例分析
第一节 原生态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创新之路——重塑(三林龙狮)
第二节 悠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之路——整合(海派秧歌)
第三节 急需型群众体育文化的创新——原创(手杖健身操)
第四节 外来优秀群众体育文化创新——引进(排舞)
第五章 要素剖析——群众体育文化创新内涵
第一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观念创新研究
第二节 群众性体育化内容创新研究
第三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形式创新研究
第四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体制创新研究
第五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主体创新研究
第六章 制约因素——影响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因素的影响选取
第二节 影响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的客体因素
第三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主体影响因素
第七章 创新之策——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策略途径
第二节 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的评价尺度
第三节 群众体育文化创新的运行模式
附录一 《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研究》专家问卷
附录二 《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市民问卷表
附录三 《城市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主体》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曾经有人建议刘建教授在创编手杖健身操时在“手杖”上在做点文章,如将普通的手杖变成可伸缩的手杖;或把实心的手杖变成空心的手杖,再在空心手杖里藏上其他的东西。这样在进行表演或锻炼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器材的变化来创编动作。经过思考,这些建议最后都被刘建教授否决,原因只有一条:降低手杖成本,贴近百姓生活。他说,一根可伸缩的手杖至少要五、六十块钱,一条的价格可以买普通的十条,太贵了;而定做一种“杖里藏杖”的手杖,价格还要高。为了节省开支,替老百姓省钱,不允许在手杖上做文章,并在“手杖健身操”比赛规则中做了明文规定。所以,经济实用性可是手杖健身操的一大特色。
(二)手杖健身操成为建设社区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增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一广播电视、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都有各自的重要作用。我国老年体育事业作为整体体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手杖健身操在推广、传播的过程中,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工作,已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其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则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每个家庭的和睦与和谐作牢固基石,和谐社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健康的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资源”,保护好、发掘好这个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可以延缓衰老,延长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降低劳动力成本;二是可以增加劳动力资源,弥补老龄化社会的劳动力不足;三是可以降低老年赡养系数,减轻社会负担,促进代际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