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终结 欧债危机应对研究领域的补充之作 孙海霞 徐佳 著
定 价:¥68
中 教 价:¥40.80 (6.00折)
库 存 数: 18
本书作者在欧债危机研究领域已有逾十年的学术积累,在欧洲维也纳大学交流访问经历和中国证监会金融危机应对小组的工作经历使其对欧债危机具备了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切实的洞察认识。本书为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以欧元区制度反思与创新为切入点,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沿着欧元区制度体系制度缺陷制度创新深化经济一体化改革对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启示的思路,在系统阐述欧元单一货币区制度体系和缺陷的基础上,对欧盟推出的制度创新进行深度剖析,深入探究欧元区制度缺陷以及危机诱发机制间的复杂关系,系统、全面总结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制度反思与完善,并提炼出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是欧债危机应对研究领域的补充之作,在国内欧债危机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导致欧债危机的制度问题。第二章比较了欧元区制度设计框架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差异。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了欧元区财政制度的缺陷以及欧洲各国的债务应对制度。第五、六、七章分别对欧元区财政制度、区域性合作机制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第八章为总结和启示并为我国应对相关金融危机提出建议。
经济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解决经济问题时难以进行事前的实验,我们无法复制经济危机的环境与爆发点,但可将历次经济危机看作天然的经济学实验,每次经济危机都有其导火索、演进逻辑和根本原因,因此人类应对每次发生过的经济危机进行深刻反思和认真总结,从而在下一次危机来临时尽可能地减少应对失误,降低危机的破坏性。
孙海霞,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副教授、金融系副主任、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联合培养金融学博士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交流博士。曾就职于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小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发部、中国证监会国际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人文社科基金、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5项。在《经济学季刊》《新华文摘》《经济学动态》《欧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开放战略研究》等专著3部。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徐佳,经济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20182019年于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经济学家,负责发展调研部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建设等。在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Economics Change and Restructu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ing Market和《上海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领域为应用宏观经济学和国际金融。
第一章欧债危机原因第一节欧债危机的爆发第二节欧债危机爆发的制度分析本章小结第二章欧元区现有制度体系第一节欧元区现有制度体系框架第二节欧元区现有制度体系与最优货币区标准的理论和实证比较本章小结第三章欧元区财政制度第一节欧元区财政制度缺陷与危机动态诱发机制第二节欧元区财政制度反思与改革第三节欧洲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本章小结第四章欧元区金融制度第一节欧元区金融制度缺陷第二节欧洲银行业联盟的建立与挑战第三节英国脱欧对欧盟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冲击本章小节第五章欧元区区域性合作机制第一节区域性合作与危机诱发机制第二节区域性合作机制的完善本章小结第六章欧元区债务危机应对制度第一节危机应对制度的有效性检验第二节非对称产出冲击对主权违约的影响第三节代表性国家债务可持续的实证分析第四节欧债危机应对制度反思本章小结第七章欧元区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第一节欧元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容与弊端第二节英国脱欧对欧元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第三节欧元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本章小结第八章欧元区现有制度的启示与建议主要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