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李定国先生即将面世的新书《乐坛春秋》中的若干篇章及先前已
出版的《乐声传奇》一书后,很是感动,也很受教育。虽然我从事音乐创
作已有一个多甲子,但过去对许多前辈音乐家只是怀着一种崇敬的情感,
并不十分了解他们的坎坷艺术经历和人生过往。在阅读了这两本通俗易懂
又引人入胜的音乐人物传记后,眼界大开。
在当年祖国遭到侵略、人民蒙受苦难的年代,以聂耳、冼星海和吕骥、
贺绿汀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音乐家,将音乐和歌声当作武器,来唤醒、激
励亿万中国军民投身伟大的抗日洪流。以后,他们又跋山涉水奔赴延安,
用音乐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催生、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当今我们听到的许
多催人奋进的经典歌曲及歌剧乐曲,都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一百多年前,以萧友梅、黄自为代表的一批有着炽热家国情怀的中华
赤子,他们怀揣着报国之志,又高瞻远瞩地意识到了音乐对祖国和人民的
重要作用,于是从海外学成归国后,便创办了中国的音乐院校,并开启了
洋为中用的中国新音乐创作之路。作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开拓者,他们的音
乐理念都是根植于自己国家民族音乐沃土的 ;同时又向后人积极传授西方
科学先进的音乐理论、技术。无疑,当今中国音乐的发展和繁荣,包括在
音乐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源于这些前辈音乐大家的毕生付出。
李定国先生的文笔质朴流畅,语言清新脱俗,读来有一种拉家常式的
亲切感。他的文章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信息量极大,给人如沐春风、欲
罢不能的感觉。文中的人物鲜活生动,仿佛就在眼前。书中所抢救的许多
濒临失传的音乐史料,既翔实又可靠。
在《乐坛春秋》中,作者写到了我的恩师丁善德教授一些艺术创作的
重要片段,读来非常亲切,似乎我们师生又在对话。在读到黄自、谭抒真
先生对中国音乐的重大贡献时,更是感慨万千。他们的艺德人品就是我们
当今乐人极需学习的楷模。
无论是来自延安的革命音乐家,还是音乐学府里的学者大师,虽然他
们音乐创作的理念、作风和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
“爱国爱民”。他们深知 :音乐作品只有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能达到鼓
舞人民、打击敌人的社会作用。
我和李定国先生是相识相交很多年的忘年交。他虽不是音乐专业出生,
却能三十余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坚持初衷。这种精神本身就已难能可贵,
其辛勤的笔耕,如同积流成河、聚沙成塔,终结集成一套音乐名家传记,
内容几乎涵盖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进程。详尽的访谈和史料,揭秘了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奠基幕后。还有革命音乐的血火春秋,中国原创歌曲的
谱写与流传,经典作品与音乐院团的诞生及始末。林林总总,勾勒出一幅
雄浑壮阔的音乐历史画卷。阅读这样的书籍,既可了解到中国音乐历史,
又无意中增长了音乐知识,对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大有益处。据悉,李定
国的音乐人物三部曲之三的《乐人往事》一书,也已投入创作中。在此,
我希望他能在自己选择的写作之路上不断前行,为中国乐坛留下更多的
风景。
中国的百年音乐史,其实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不能忘
却无数前辈音乐家在艰难的岁月里,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开创与发展所作出
过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始终认为 :音乐就是人的情感表达,而音乐作品
又是打开人们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因此,我们的音乐创作一定要扎根生
活、紧贴岁月脉搏,才有可能创作出人民群众认可欢迎的作品。我想 :为
时代高歌,替人民呐喊,应该是中国音乐人永远的使命。
何占豪
2023年3月1日
黄自 :中国音乐创作的先驱和引领者 ……………………………… 1
马思聪 :并未远去的琴声 ………………………………………… 15
谭抒真 :中国的一代小提琴艺术宗师 …………………………… 40
丁善德 :为中国的音乐事业穷尽其生 …………………………… 66
斯义桂 :中国歌坛的骄傲 ………………………………………… 87
周小燕 :中国之莺在枝头鸣唱 …………………………………… 93
黄贻钧 :中国交响乐指挥第一人 ………………………………… 121
李德伦 :此生不负指挥情 ………………………………………… 153
李劫夫 :自学成才的旋律大师 …………………………………… 196
瞿维、寄明 :从延安鲁艺走来的乐坛伉俪 ……………………… 218
陈歌辛 :一代“歌仙”与“上海老歌”……………………………251
傅庚辰 :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作曲家 …………………………… 267
马革顺 :中国合唱事业的奠基人 ………………………………… 282
朱践耳 :唱支山歌给党听 ………………………………………… 317
黄准 :为创作电影音乐倾注一生 ………………………………… 344
李光羲 :在歌剧艺术的长河里 …………………………………… 369
金铁霖 :高擎起中国民族声乐大旗 ……………………………… 385
何占豪与交响南音《陈三五娘》…………………………………… 403
许光毅、许国屏的父子“国乐情”………………………………… 415
昔日的上海民族乐团………………………………………………… 435
难忘曾经辉煌的上海合唱团………………………………………… 452
上海最早的轻音乐团的由来………………………………………… 468
附录 :乐评十则 …………………………………………………… 470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 ……………………………………………………470
人民是音乐的真正评判者……………………………………………471
为“戴你唱歌”点赞 …………………………………………… …473
“民族唱法”切莫入误区 ………………………………………… 474
歌唱应是一种状态 ……………………………………………… 475
“上海老歌”是座金矿 …………………………………………… 476
央视音乐频道也该“变脸”……………………………………… 477
“新民乐”有形式还要有作品 ……………………………………478
新春闻乐断想 ………………………………………………………479
向谷建芬致敬 ………………………………………………………480
后记…………………………………………………………………482